積石山6.2級地震丨在希望的曙光中迎來新年——積石山縣受災群眾的新年願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1 16:55:46
來源:新華網

積石山6.2級地震丨在希望的曙光中迎來新年——積石山縣受災群眾的新年願望

字體:

  新華社甘肅積石山1月1日電 題:在希望的曙光中迎來新年——積石山縣受災群眾的新年願望

  新華社記者文靜、任延昕

  零點鐘聲響起,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地震受災群眾迎來新的一年。揮別地震的陰霾,迎接充滿希望的新年。2024年的第一天,他們道出自己的新年願望。

  39歲的石福昌:“希望早日重建家園,安心入住新家!”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早日重建家園,安心入住新家。”積石山縣石垣鎮沈家坪村村民石福昌説。遭受地震後的第一個新年,重建家園是眾多受災群眾的殷切期盼。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一場6.2級地震突襲甘肅、青海交界地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損毀。

  地震當晚,常年在外打工的石福昌和妻子正駕車從新疆趕回家。“我們到家不到半小時就地震了。”石福昌説,一家人慌忙跑到院中,眼睜睜看著兩邊房屋墻體開裂、房檐塌落。

  由于受災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為了保障受災群眾抵禦嚴寒、溫暖過冬,甘肅迅速部署固定性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讓受災群眾住進更溫暖更舒適的“新居”。

  28日,石福昌一家住進了沈家坪村安置點的活動板房。板房內暖意融融、幹凈整潔。妻子趙春花扯了塊花布當作窗簾,墻上貼著一塊小鏡子,用于梳洗打扮。

  2023年12月31日,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石垣鎮沈家坪村,村民們準備進行拔河比賽。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沈家坪村是甘肅森林消防總隊8個“駐村包點”任務的聯繫點之一。“目前受災群眾生活物資保障充沛,安置點配套設施完善,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災後重建。”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副教導員趙明説。

  目前,甘肅已全面進入災後恢復重建階段,石福昌一家有望于2024年入冬前入住新房。

  20歲的馬文英:“希望生活回到正軌,多賺點錢修房子!”

  “我還年輕,能幹活。一家人團結一心多掙錢,把房子建起來,我和我哥還準備娶媳婦呢!”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安置點的板房內,馬文英向記者分享自己的新年願望。

  一個月前,他們一家花費80多萬元搭建的二層新居剛剛竣工。地震突襲,新房受損嚴重。

  雖然損失較大,但一家人並不氣餒。馬文英的父母和哥哥在內蒙古自治區開餐館。今年過年,他們不打算返鄉,想著繼續營業多賺一點錢。馬文英一人承擔照顧祖父母的責任,一邊配合安置點工作人員上報資訊、領取物資,一邊在附近的商店打工。

  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安置點的板房內,馬文英(左一)在查看火爐。新華社記者 任延昕 攝

  隨著安置救助、恢復重建等工作的有序展開,人們的生活逐漸恢復平靜。為了迎接新年,馬文英特意去鎮上的農貿市場和超市購買食材,和爺爺奶奶吃火鍋跨年。

  在大河家鎮,記者看到商超、餐館、農貿市場、快遞物流點等都已恢復營業。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

  前幾天,馬文英爬上山,查看家裏的核桃樹:“山上的3畝多林地好好的。來年結出果子,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70歲的趙懷勝:“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平安安!”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70歲的趙懷勝來自積石山縣劉集鄉高李村,常年獨自居住。因房屋損毀嚴重、無親友投靠,他住進位于縣城的積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

  甘肅省民政部門在震後啟動了困難群眾入戶摸排工作,將生活無法自理的困難群眾統籌轉移安置。積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院長馬青祥告訴記者,目前該院已完成改造,可容納上千名受災群眾。

  走進趙懷勝的房間,床鋪、淋浴間、無障礙設施等配備齊全。見到記者後,他趕忙拉開衣櫃門,裏面整齊疊放著一摞衣物。他説:“這些衣服全是免費發放的。感謝黨和政府!雖然家沒了,我也有地方住,能吃飽、能穿暖!”

  在積石山縣綜合社會福利院的房間內,趙懷勝(左一)和工作人員交談。新華社記者 任延昕 攝

  “集中安置後,我們為受災特困老人配備專人看護,讓他們也能安心過冬。”馬青祥説。

  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進窗子,趙懷勝瞇起雙眼,拿著梳子仔細梳頭。冬日暖陽驅散寒冷和陰霾,為震後的積石山縣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