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 08 07:35:31
來源:新華網

鏡頭記錄黃河水從“濁浪翻滾”到“白浪滔天”

字體:

  新華社太原4月7日電(記者原勳 趙陽 王學濤)“這是我2005年拍攝的壺口瀑布桃花汛,水非常渾;這是2015年拍的桃花汛,水流明顯清澈很多……”攝影師呂桂明十幾年來拍攝的壺口瀑布桃花汛照片見證了黃河水從“濁浪翻滾”到“白浪滔天”的變化。

圖為2012年黃河壺口瀑布桃花汛。新華社發(呂桂明 攝)

  壺口瀑布,被稱為“世界第一大黃色瀑布”,是黃河的標誌性景點。今年51歲的呂桂明是山西省臨汾市吉縣人,從小在黃河岸邊長大,1999年來到壺口瀑布旅游區,一邊給游客拍照,一邊搞攝影創作。從膠卷相機,到數碼相機,再到專業的單反相機,他用鏡頭記錄下了壺口瀑布的變化。

  “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態變好了。”呂桂明説,自己還種着3畝蘋果樹,這些年明顯感覺到黃河兩岸的樹木越來越多。

圖為2017年黃河壺口瀑布桃花汛。新華社發(呂桂明 攝)

  近年來,黃河流域實施退耕還林、經濟林提質增效、濕地修復等一批重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效果顯著。數據顯示,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由監測以來最嚴重的4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3.13萬平方公里,同時黃河輸沙量大幅減少。

圖為2019年黃河壺口瀑布桃花汛。新華社發(呂桂明 攝)

  山西省位於黃河中游,境內幹流長965公里,佔黃河流域幹流總長的近五分之一。近年來,山西堅持系統治理,生態環境保護成績亮眼。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8.03%提升至2020年的23.57%,其中黃河流域提升至25.25%。

  壺口瀑布所在的山西吉縣位於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南端,水土流失面積曾佔全縣總面積的79%,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經過連續多年大規模、高標準的生態建設,全縣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吉縣水利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縣水土流失治理度已從2010年的51.83%提升至73.11%。

  在壺口瀑布旅游區,近3年來,吉縣投資2300余萬元,栽植常綠喬木樹種1.5萬餘株、花灌木2萬餘株、連翹1.7萬餘株、爬山虎5萬餘株、名貴苗木約10萬株,種(栽)植宿根花草4萬餘平方米。

圖為2021年黃河壺口瀑布桃花汛。新華社發(呂桂明 攝)

  “我剛拍照時,風沙大、泥沙大,衣服上臉上濺的都是泥點子,有一年壞了5&照相機。現在,你看這無人機飛回來多乾淨。”呂桂明説。

圖為2023年黃河壺口瀑布桃花汛。新華社發(呂桂明 攝)

  隨着生態環境變好,壺口瀑布旅游區也成為“鳥類天堂”。黑鸛、蒼鷺、白鷺、黑翅長腳鷸、大雁……呂桂明拍攝的對象越來越豐富。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950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