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5日電 題:百萬伊犁馕香飄歐洲“餐桌”
新華社記者關俏俏、趙戈
時值冬日,位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的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以下簡稱伊犁)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百余名身穿白衣、頭戴藍帽的師傅,正在炙熱的馕坑前打馕。皮牙子(洋蔥)馕、芝麻馕、小油馕……形形色色的馕,在師傅們靈巧的手中成形、下坑、出爐,空氣中飄來陣陣濃鬱的馕香。
“可以一日無菜,但不可一日無馕”。13日,滿載著100萬個伊犁馕産品的貨車已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口俄羅斯,馕,這一新疆傳統食物,不僅香飄中亞國家,也首次進入歐洲國家市場。
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師傅們正在制作用于出口俄羅斯的馕(11月1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鋒 攝)
馕産業是“十四五”期間新疆重點發展的“十大産業”之一。近年來,伊犁以“小馕餅撬動大産業”,不斷加快12個馕産業園建設,推動伊犁馕産業逐步走上規模化、産業化、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今年以來,伊犁依托馕産業園的集聚優勢,分析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突出産品特色,重點圍繞“馕+”模式,加大對馕的品類、口感、規格的研發和創新,加快了伊犁馕産業走出國門的步伐。
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師傅們正在制作用于出口俄羅斯的馕(11月1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鋒 攝)
有著25年打馕經驗的孜布拉木·伊布拉木來自伊寧縣武功鄉莫洛托乎提于孜村,曾經經營過一家馕店。自從走出村莊來到産業園,他研發的馕産品也隨之走出國門,熱銷中亞市場。
孜布拉木·伊布拉木告訴記者,熱銷中亞市場的是一款小油馕。“我最拿手的就是制作油馕和芝麻馕。金黃色的小油馕外酥裏嫩,吃起來甜甜的,既保留了馕的香味,還有糕點的口感,這是使用了黃油、奶粉、牛奶、雞蛋等原料的緣故。”孜布拉木·伊布拉木説,這是他和幾位打馕師傅從原料、工藝和口味入手改良而成。
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師傅們正在制作用于出口俄羅斯的馕(11月1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鋒 攝)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馕産業園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建林介紹,當地馕産業規模已達到日産馕310萬個,伊犁馕優質的品質、良好的口碑以及有針對性研發出偏酸偏甜的口味,深受周邊國家客商的青睞。
僅僅在過去的一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就已出口中亞、歐洲570萬個特色馕産品,頻頻刷新單次出口紀錄。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永寧説,這得益于園區與科研院所的産學研合作,將傳統打馕工藝與烘焙工藝有機結合,研發出了70余種不同口味的伊犁馕産品,提升了馕産品對國外消費者的適應性和産品本身的附加值,同時,通過引入龍頭外貿企業參與外銷馕産品研發,創新合作模式,伊犁馕産業獲得了長足發展。
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師傅們正將用于出口俄羅斯的馕裝車(11月1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鋒 攝)
“100萬個馕預計5天後到達俄羅斯。”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成忠介紹,為開拓國外市場,企業立足多元化需求,提升馕産品加工能力,研發生産適宜周邊國家大眾食用的出口馕係列産品。
俄羅斯客商瓦洛佳·賽克跌耶夫説,當地對伊犁馕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企業也將根據銷售情況,加訂伊犁馕産品。
在霍爾果斯馕産業園裏,師傅們正將用于出口俄羅斯的馕裝車(11月1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鋒 攝)
據介紹,今年以來,伊犁馕産品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17億元,全産業鏈帶動就業1.5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