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券商上半年债券承销业务专项排名出炉:地方债中标金额大增48.8%

林倩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7月21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65家证券公司参与地方政府债券合计中标金额1814.7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48.8%;37家券商作为绿色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沪深交易所市场)共承销发行40只产品,合计金额448.66亿元,同比下降13.29%。

  与此同时,各家券商的债券业务排名也发生变化,中信证券中标地方债金额317.43亿元,排名第一;国泰君安则在2020年上半年中标地方债125.16亿元,掉队地方债中标金额前五名。海通证券则在主承销绿色债方面稍显落后,承销发行金额下降48.48%。

  地方债:中信中标金额排第一 国泰君安同比下降13.53%

  今年上半年,各券商中标地方债承销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据中证协数据,今年上半年,65家证券公司参与地方政府债券合计中标金额2700.35亿元,合计中标地区21个;去年同期,64家公司参与地方政府债券合计中标1814.78亿元,合计中标地区25个。

  就中标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上半年实际中标地方债金额317.43亿元,稳居第一,较去年同期中标金额增加36.5%;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三家券商中标地方债金额均超150亿元。申万宏源在2020年上半年中标地方债金额为139.01亿元,同比增长了86.43%。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上半年居于第四名的国泰君安此次则掉队前五,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中标地方债金额为125.16亿元,今年同期则为108.23亿元,同比下降13.53%,行业排名第六名。

  从地方债发行节奏来看,上半年券商中标地方债金额的大幅提升,或受益于发行节奏提前。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表示,从发行节奏来看,2019年11月,财政部便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仅2020年1月地方债便合计发行7850.6亿元,较2019年同比大增87.8%;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按程序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政策指引下,5月地方债发行再次放量,单月地方债发行突破1.3万亿元。

  绿色债券:东吴证券家数第一 海通证券承销发行金额下降48.48%

  今年上半年,各券商参与绿色债券承销的额度较去年同期略有缩减。

  据中证协数据,2020年上半年,37家券商作为绿色债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沪深交易所市场)共承销发行40只产品,合计金额448.66亿元,同比略减13.29%,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8只94.93亿元;去年同期,23家券商共承销发行21只相同产品,合计金额58.06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8只100.29亿元。

  2020年上半年,东吴证券居绿色债(含资产证券化产品)主承销(或管理人)家数第一,有3.5家,同样超过3家的还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申港证券。

  2017年3月份,监管部门发布《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绿色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资金投向、信息披露,以及相关管理规定和配套措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并且,正式确定将券商表现与分类评价相挂钩。

  但也有头部券商在主承销绿色债方面稍显落后,2020年上半年海通证券主承销家数为0.53家,居于行业第24名。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同期则是0.17家,居于行业第21名。在承销发行金额方面,海通证券在2020年上半年的绿色债承销发行金额为16.2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5亿元,下降48.48%。

  双创债:整体大幅上涨 中信承销发行金额排第一

  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监管部门2016年开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公司债(“双创债”)试点。

  今年上半年双创债整体大幅上涨,共有11家证券公司承销发行11只创新创业公司债,合计金额59亿元;去年同期,只有4家公司承销发行6只创新创业公司债,合计金额2亿元。

  就双创债已发行金额来看,去年上半年,仅有东吴证券、浙商证券、开源证券、华金证券有2亿元的承销金额。今年上半年则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头部券商开始发力,其中中信证券的承销发行金额最高,为16.8亿元。首创证券、爱建证券、渤海证券等中小券商也在重视该领域,上半年双创债的承销发行金额均超过1亿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