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戏剧人

刘长瑜 | 生命的价值——从国家京剧院领军人才张佳春专场演出谈开去

时间:2023年02月07日 来源:中国戏剧杂志 作者:刘长瑜
0

  张佳春

  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荀派传人

  第五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刘长瑜、沈健瑾的入室弟子

  曾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全国戏曲红梅大赛金奖、世界华人艺术节金奖、世界华人之星、原文化部青年岗位能手

  常演剧目:《红娘》《霍小玉》《春草闯堂》《桃花村》《樊江关》《游龙戏凤》《红灯记》《卓文君》《杜十娘》《荀灌娘》《拾玉镯》《百花赠剑》《钗头凤》《浮士德》《杜兰朵公主》等

  1951年,我9岁,“一张白纸”的我考入了中国戏曲学校。进校后,我系统学习了文化课和京剧、音乐诸门课程,先后受教于40多位老师。其中,业务课老师多出自“通天教主”王瑶卿大师门下,师出名门的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舞台积淀,更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的教学方式为我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1959年至1962年,我从戏校毕业,在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当演员并在戏校兼课。1962年6月2日,我从实验剧团调入中国京剧院(2007年起更名为国家京剧院),到2022年整60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员工”了。回想起来,我这一生都与京剧紧密相连,可以说,父母给了我生命,而京剧赋予我生命的价值。我始终告诫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积极努力地回报给予我生命价值的京剧。我今年80多了,更要竭力回报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不辜负老师的教导和同台演出兄弟姐妹们的信任。

  一

       一个演员一生一出戏

  京剧《春草闯堂》于1963年首演,近60年常演不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京剧人的传承。我一直说,一个演员一生能遇到这样一出适合自己的戏,何其有幸,于我如此,于佳春来说,也是这样。

  这部改编自福建莆仙戏的作品是剧院集体智慧的结晶——剧本由著名剧作家范钧宏先生携当时刚毕业的年轻编剧邹忆青共同完成,导演郑亦秋先生,作曲张复先生,唱腔设计关雅浓先生,用现在时髦的话来形容,是“大咖云集”。

京剧《春草闯堂》饰春草

  移植改编后的《春草闯堂》,剧本结构巧妙,在保留原剧精华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增、删、改、易,相比原剧更为紧凑。张复先生结合人物、行当进行作曲,符合戏情戏理,如“回府来悄悄言讲”那段【四平调】,板式、调性虽没变,但与时俱进的处理方式与观众的审美产生共鸣;关雅浓先生为春草量身设计的唱腔,采用京音处理,完全摆脱了地方戏的痕迹,贴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只要演员功夫到了,即使没有字幕观众也能完全听懂。

  郑亦秋导演本身就是“全才型”演员,排戏时不仅分析人物、亲身示范,还特别尊重每位演员的自主性,鼓励我们大胆进行舞台上的二度创作。如第一场,小姐感谢薛玫庭危难相救,春草察觉小姐对薛的崇敬和爱慕情愫的场景,导演调度时强调既要表现春草的机灵,又不能让她跑到小姐前面“抢戏”,所以让春草站在小姐身后偷着看,提醒小姐“您该走啦”,郑导示范我们“要含蓄地表达”;再比如,春草两次“叫姑爷”的心境完全不同,一次是脱口而出,一次是故意淡化,郑导为了启发我们,一招一式地教,让我受益匪浅。

  京剧演员通过学传统戏打基础,因为其中的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步历经几代人的反复推敲、琢磨,并在观众的审看中不断修改进步,有着严谨的程式和套路。而作为移植改编剧目的《春草闯堂》则需要我们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抬轿”场景时,我们借鉴了豫剧《抬花轿》的表演方式,姚淑芳老师在豫剧中演的是位姑娘,坐的是四人抬小轿,到了《春草闯堂》中,轿中人变成了知府大人,官阶较高,需要将四抬大轿升级为八抬大轿,但八抬大轿在台上怎么转则让我们犯难。思量后,大家决定发挥京剧的虚拟性特征,把轿子改成正方形——前后左右四个轿夫,知府在中间。虽学习借鉴的是豫剧的步伐和舞姿,但观众却丝毫感受不到地方戏的痕迹。作曲张复老师在设计这段的时候,充分运用了京剧的打击乐、管乐、弦乐,使其拥有鲜明的京剧特色,如此,“轿子舞”营造出的舞台空间便充分地融入演员的表演之中了。

  二“铁人”张佳春

张佳春

  此次国家京剧院下大力气举办“百日集训”系列活动,通过练功、创排、实践,提升演员的专业技能,遴选出包括张佳春在内的6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4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邀请老艺术家传授技艺、为他们举办专场,以戏促功、以戏育人。佳春的专场因为疫情反复一缓再缓,突然通知恢复演出,留给大家排练的时间其实非常紧张,还恰逢最热的酷暑时节。原本我还担心,她在高强度的排练和连续两天两出戏的压力下能否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但从演出效果和观众反馈来看,她的表演无疑是精彩的,成功的!

央视2023年元宵晚会

  记得排练前,佳春询问我的意见,我跟她说,“能演出是好事,全力以赴准备,我也全程守护”。排练日程一日两场,演员、琴师、鼓师全梁上坝、全情投入,我也每场都到,一点一滴地“抠”。有一天实在太热,我颇有些中暑症状,但日程实在紧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整个剧组,我就没吱声儿,自己吃了些降暑药,按照既定日程到了排练厅,用他们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跟大家一起“拼了”。事实证明,艺术给人带来的兴奋与快乐有时也能让乐在其中的人忘却病痛。

张佳春与恩师刘长瑜(右)

  身为主演的佳春比所有人都更加刻苦用功,那段时间她与我联系时,我能感受到她“刚到家”,抬眼一瞧,时间已经距离排练结束4个小时了,说明她不光跟着大家伙儿一起练,还一个人留下来继续细抠,回味咀嚼,这让我很感动,常笑称她有“铁人的精神”。佳春作为一位有着骄人成绩的演员,既不缺吃少穿,也不为着出名,单凭对京剧的一腔热诚和忠诚,坚守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

  三 大家的日程就是我的日程

  此次的专场演出,佳春把《春草闯堂》《霍小玉》两出戏演得非常好,有灵气、有悟性,人物塑造得很饱满,剧场效果也好,专家和观众都认可,这让我很是欣慰。我总觉得,演员学戏的坚守、排练的艰辛,为的是什么?就是服务人民,让人民喜欢!我们肩负这样的任务,更要有这样的使命感!

  这么多可爱的同事和后学,给予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我更加坚定要尽己所能地把所学所会最大限度地传授给现在的青年人,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剧院的同志为我安排工作前一般会询问我随后的日程,我跟他们说:“没有日程,大家的日程就是我的日程,什么时候需要随叫随到。”作为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同志”,活着一天就要报恩一天,我对国家京剧院、对于京剧事业,都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做一个“好心做好事的好人”。

张佳春与恩师刘长瑜(右)同台演出

  我常告诉学生,“不能戏唱我,而是我唱戏”,从学戏之初模仿老师的一招一式,到逐渐融入自身对人物的理解,再到形成自己特有的舞台表演风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希望未来的佳春,进一步提升表演功力,苦练唱念做舞和手眼身法,以更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为自己塑造的人物赋予更宽泛的艺术价值,演出属于她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期待她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精彩的、接地气的精品佳作。

刘长瑜(左)与张佳春

  (本文系鲍婧根据刘长瑜在国家京剧院“北方有佳人”——领军人才培养·张佳春专场演出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作者系国家京剧院艺术委员会顾问、京剧表演艺术家)

(编辑:李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