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海外首家烘焙工坊如期入滬
2017-12-06 10:40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昨天,星巴克海外首家臻選咖啡烘焙工坊,終于在興業太古匯如期亮相。

  這個集合了烘焙加工、體驗、品鑒服務、零售和餐飲等各類業態的全新商業模式,曾經愁煞政府各審批和監管部門——沒有任何現成的政策公式可套,按照業內行話,就是“紅燈”也沒有,“綠燈”也沒有。

  然而,一條環環相扣的政府協同創新鏈,卻將這條新路打通了。

  翻文件,都是難題

  擺在上海浦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謝秋慧面前的,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難題。

  為完整呈現咖啡“從生豆到飲品”全程,星巴克要將整個咖啡烘焙係統引入工坊,設備由美國、德國定制,進口涉及十余批次,按照傳統流程,從進口成套設備資訊登記、海外裝運前檢驗、到貨後開箱檢驗、安裝調試檢驗等,一路走完,至少3年。

  可去年11月下旬浦江局與星巴克首次接洽,對方明確告知,要爭取2017年底開業。浦江局業務四處消費品安全科科長張昊當時唯一想法就是“不可能”。

  問題同樣橫亙在靜安區發改委、食藥監、環保、市場監管、人社等部門跟前。這一次,星巴克項目在用地性質、生産方式、環境評價、安全生産等方面狠狠地創新了一把,而現行規范和標準顯然跟不上了。

  譬如,烘焙工坊將工廠引入商業用地,此前沒有先例,而且,體驗式工坊的新型業態與現行《食品生産通用衛生規范》《食品生産許可審查通則》 存在抵觸;又譬如,工坊內,烘焙爐和生産線呈半開放式,更有長達數百米的咖啡豆輸送管道,美其名曰“咖啡豆的交響樂”,創意、美感、情調都有了,可是安全呢?還有,此次星巴克特地從美國總部和亞太區引進11位咖啡烘焙和制作師,由于上海目前政策更側重于高精尖國際人才,使得咖啡專才們在辦理就業許可和人才引進方面遭遇尷尬。

  倒逼後,都是辦法

  面對新模式、新業態,要不要包容審慎,該不該能辦盡辦?

  坐在辦公室裏翻文件,思維都“短路”;但實地走訪,聽取企業急難愁,換位思考,辦法總比困難多。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被倒逼著量身定制方案,進行流程再造。張昊舉例,對于高10余米的咖啡豆儲罐,因其罐身、輸送管、鏈條、閥盤等與咖啡豆直接接觸,按常規檢驗流程,需進行破壞性取樣。這意味著,龐大的儲罐需專門拷貝一套,取樣後即報廢。但為對方成本考慮,檢驗檢疫局採集了儲罐在海外生産時的同批次“邊角料”,送上海局下屬技術中心出具檢測報告,並依此進行技術評估,由此省略了設備裝運前檢驗這一步驟。設備分批進入中國後,原本需每批檢驗,各方到場。但此次,由星巴克提供合格保證,允許其搶抓時間先安裝起來,檢驗檢疫方則採取集中抽查模式,檢驗次數從常規的數十次濃縮到了3次,也為食藥監、安監、消防等部門後續跟進留足時間。由于該項目試運作時間不足,存在風險“埋伏”,這又促使檢驗檢疫部門與靜安區相關部門建立溝通聯動機制,形成政府領導、企業自律、部門監管的閉環……

  這套流程,為星巴克節省下至少70%的時間以及難以估量的成本。

  靜安區商務委副主任高能告訴記者,區內為呵護這一創新項目,單區長層面的協調會就開了不下8次,小范圍現場協調辦公更是不計其數,原則就一條,營商環境不能掉鏈子。

  難點也由此各個擊破。現行規定中,並未明確表述商業用地不能用于生産,以此為契機,靜安區發改委、規土局、建管委等多個職能部門合議“非禁即入”,討論解決了項目用地性質的問題;區市場監管局又邀請國家食藥監總局、市食藥監局、市衛計委、食品協會等各領域專家,就開放式生産模式合規性等問題進行可行性研究,結合現行法律規范和上海發展實際,制定了《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産許可審查細則》。該細則不僅為星巴克項目排除了最大的法規障礙,為後續發證和事後監管制定了相關依據,更為上海甚至全國其他同類商業模式、業態提供參考;而在國際人才引進方面,區人社局多次協調市局、人才服務中心及外國專家局,開啟綠色通道,咖啡人才引進問題迎刃而解。

  讓創新,更猛烈吧

  經此一役,張昊感觸良多。的確,如果依據傳統“照本宣科”,保證百分百不會出錯。“可是,我們又時常自問,將新業態簡單拒之門外,對于地方經濟和消費者,是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城市在變,百姓生活更美好,經濟發展更高端,需要政府部門不斷適應新形勢,打開工作新局面。就檢驗檢疫部門而言,近年來,軌道交通、上海寶鋼高爐翻新、上汽大眾生産線技術改造、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建設等市重點項目的成套設備檢驗,無一不在考驗著創新監管。謝秋慧想得更長遠,“明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星巴克項目就當是一次‘彩排’!”

  今年1月至10月,靜安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32.04億元,同比增長24.2%,位列全市第一。其中,以業態創新引領消費創新升級功不可沒。張昊説:“區內讓人‘腦洞大開’的項目太多了。新能源汽車旗艦店展示、無人零售商店,以及最近成為‘網紅’的普拉達·榮宅項目,哪個不在挑戰各職能監管部門的包容變革能力、協同創新能力?從長遠看,這也將成為各區軟實力的一種比拼。”他透露,最近靜安區還在積極爭取非特殊用途化粧品備案試點從上海自貿區復制推廣至靜安,“改革不是拍腦袋,在合法合規前提下,理順機制、內部挖潛、改革的空間巨大,這是我們最真切的感受,就讓創新來得更猛烈些吧!”(記者 李曄 吳衛群)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何險峰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5481129758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