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運營:跨越萬裏的“比亞迪路”
2017-06-02 09:33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目光沿著七公里長、橫跨東西的“比亞迪路”望去,道路兩邊是綠色的太陽能路燈,地面通行的是新能源汽車,頭頂則是快速穿梭的“雲軌”列車……這是在深圳東部的坪山基地,比亞迪打造的“綠色王國”。

  在遙遠的美國西海岸,南加州小城蘭開斯特市郊,有一條同樣被命名為“比亞迪路”的大道,體現了蘭開斯特對這家中國企業為當地發展所做巨大貢獻的認可。

  從1995年深圳注冊創業,到2010年在洛杉磯成立北美總部;從2003年邁入汽車制造的第一步,到2013年在美國建立電動大巴工廠和電池工廠。這兩條相隔萬裏的“比亞迪路”,講述著一個用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構建的美麗“中國夢”。

  強敵林立:用純電動大巴敲開美國市場大門

  從2010年開始,進軍美國的比亞迪逐步拓展可再生能源産品的銷售,包括新能源車、太陽能産品、儲能産品及LED燈等。

  人們常説,美國是一個活在車輪上的國家,要在這個“強敵林立”的汽車市場裏分一杯羹,難度可想而知。“電動車作為當時的新技術,想得到市場認可,要經過漫長等待。”比亞迪美國分公司總裁李柯回憶,這個市場培育過程可能要長達數年,其間還要不斷投入,給公司經營帶來了很大壓力。

  與此同時,國外長期以來對“中國制造”的偏見,也讓比亞迪在美國的拓展之路異常艱辛。“要同時面對市場培育、經營壓力、身份偏見這‘三座大山’,比亞迪在美國的打拼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 李柯感慨。

  對此,比亞迪的選擇是錯位競爭——聚焦電動車業務,將公交公司、學校、企業機構等集團客戶視為自己的第一目標。

  “進入美國市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認為,本地品牌以及歐、日、韓係車早已將市場瓜分完畢,傳統燃油車要想進入困難重重。為此,比亞迪決定選擇將純電動大巴作為打開美國市場的敲門磚。

  2013年3月,比亞迪中標美國長灘運輸署的10臺電動巴士訂單。然而,這筆本應讓公司上下感到振奮的大單,帶來的卻是一場危機。同年10月,因有美國企業惡意狀告比亞迪違反該國勞動法,洛杉磯勞工局隨即對其位于加州的工廠和辦公大樓進行了查處。媒體對該事件的大篇幅報道,瞬間將比亞迪置于輿論漩渦之中。

  2014年3月,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FTA)警告長灘運輸署,如果繼續履行與比亞迪的巴士合同,將失去FTA的資金來源。長灘運輸署董事會迫于重重壓力,不得不宣布取消比亞迪訂單。

  失去訂單、民眾反對、輿論質疑……在來到美國的第五年,比亞迪遭遇了其進軍海外市場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創新超越:填補電動大巴技術空白

  挫折面前,比亞迪的應對是“用實力説話”。該公司在與長灘運輸署終止合約的聲明中強調:“如重啟招標,比亞迪將憑借技術實力再次中標。”

  “我們的大巴在美國沒有對手。”比亞迪美國副總裁邁克爾·奧斯汀認為,盡管美國是傳統汽車強國,但沒有廠商能和比亞迪一樣,擁有從電池生産到整車制造的全産業鏈實力。“我們一定會在美國市場上變得非常強大。”

  為了確立技術品質優勢,比亞迪開始挑戰被FTA稱為“魔鬼測試”的Altoona測試。2014年6月9日,在持續行駛2.4萬公里、經歷了116天的“錘鍊”後,比亞迪K9成為史上第一臺完成該測試的12米純電動大巴。這也為比亞迪獲取美國訂單掃除了法律障礙。

  2014年9月,長灘運輸署重啟電動巴士招標,比亞迪再一次如約而至,並在競標環節中以壓倒性優勢勝出,獲得60臺純電動大巴訂單,創下美國最大純電動大巴訂單紀錄。

  “長灘反擊戰”的勝出,讓比亞迪在美國的發展進入快速上升期。盡管每臺售價高達80萬美元,但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卻有些被“瘋搶”的勢頭:

  2015年8月,斬獲美國科羅拉多州36臺純電動大巴訂單;2015年9月,成為華盛頓州交通局800臺電動大巴採購清單的最大供應商;2016年2月,來自加州羚羊谷運輸局的85輛電動巴士訂單,則再次刷新了全美最大電動巴士的訂單紀錄。如今,比亞迪電動大巴的車轍印,已經遍布美國30多個州。

  在王傳福看來,技術創新是比亞迪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關鍵。目前,比亞迪擁有1.2萬項以上的專利,其中新能源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都是全球領先。“這些産品技術填補了美國電動大巴技術的空白。”

  就在比亞迪電動大巴源源不斷開進美國各州的同時,其自主研發的電動卡車和儲能産品,也逐漸在美國站穩了腳跟。2016年7月,比亞迪攜手洛杉磯港口,利用儲能係統+純電動重型卡車,打造全球首個“綠色港區”,實現港口運輸的零排放。

  本土運營:沙漠小城變綠色汽車城

  距離洛杉磯市70公里,蘭開斯特位于莫哈韋沙漠一隅,終年塵土飛揚。2013年,比亞迪的到來,讓這座“沙漠小城”變為了生機勃勃的“綠色汽車城”。

  “比亞迪路”的命名,體現了蘭開斯特對這家中國企業為當地發展所做巨大貢獻的認可。“通過與比亞迪不斷發展的夥伴關係,蘭開斯特增加了就業,經濟得到極大發展。”蘭開斯特市長雷克斯·帕裏斯説。

  設廠蘭開斯特,是比亞迪在“走出去”後,為了“走下去”“走進去”所制定的本土化運營策略。

  2013年以來,比亞迪美國分公司對自身進行了全盤“美國化改造”:除了少數核心工程師和售後工程師來自中國外,其余全部在當地聘請。比亞迪在蘭卡斯特市建立的純電動大巴工廠和動力電池工廠,共聘用當地員工567人。

  企業只有真正融入當地文化與市場,才能被當地政府及民眾認可與接納。“本地制造、本土化的銷售和售後服務,也是企業不能省的必要成本。”王傳福説。

  今年7月,隨著擴建工程竣工,該工廠年産能將增至1500輛,並為當地新增上千個就業機會。這是比亞迪在中國以外最大的電動大巴工廠,也是蘭開斯特當地最大的單體工廠。

  “能夠創造巨大財富的企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將使城市和社區居民受益。比亞迪正是這樣的企業。”蘭開斯特市政府經濟發展規劃部門負責人維恩·勞森説。

  從一開始“水土不服”到如今“如魚得水”,依靠科技創新和工匠精神,比亞迪塑造了“中國智造”的新形象。“未來,比亞迪還有更多綠色夢想,將在美國生根發芽。”王傳福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何險峰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23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