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海外認知度調查:美國人對中醫藥認可度高
2017-05-26 09:53 來源: 環球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僑網

  “望聞問切”能探查病情,幾味草藥能化作良藥,數根銀針能消除病痛……中國傳統的中醫醫學在不少外國人眼中是很“玄”的一件事。而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發明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飛魚”菲爾普斯在2016年奧運會上被拍到身上的拔罐淤痕,“玄”的中醫正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解中國醫藥海外傳播的發展狀況,促進中國傳統醫藥走出去,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於4月29日至5月5日就“中國醫藥海外認知度”展開調查。此次海外調查的主要對像是美國民眾,樣本量為1060個。

  當被問及“您對中國醫藥有了解麼”時,近4成(38.3%)的美國受訪者&&“了解”,其中有28.9%的美國受訪者&&“比較了解”,9.4%的人&&“非常了解”。超六成(61.7%)的美國受訪者&&“不了解”,其中選擇“非常不了解”和“比較不了解”的比例分別為34.2%和27.5%。從受訪者屬性特徵來看,男性受訪者、30-49歲受訪者、高收入受訪者和高學歷受訪者了解中國醫藥的比例最高,選擇比例分別為39.7%、46.7%、47.3%、41.6%。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美國人對中醫藥的認知程度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上。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譚興貴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醫藥在海外的宣傳力度還不夠,而改變外國人固有觀念也需要一個過程。

  隨着越來越多中醫師在美國行醫,中醫市場的規模也在美國不斷擴大。200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40%的美國人接受過中醫作為補充和替代療法。對於接受此次調查的美國民眾而言,提到中醫藥,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針灸”(69.6%);47.0%的人想到 “中草藥”;“拔罐”排名第三,比例為24.2%。其他被受訪者提到的選項分別為“氣功”(14.6%)、“食療”(9.0%)、“推拿”(8.9%)、“科學”(8.5%)、“望聞問切”(8.0%)和“屠呦呦”(3.3%)。

  譚興貴對《環球時報》記者&&,針灸確實是比較被美國人普遍接受的一種中醫療法。他分析認為,中草藥之所以在調查中位列第二,是因為外國人更看重嚴謹的數據,每一種西藥的成分都有詳細的數據,但中藥很難用數據精確解釋,每一味都是包含多種成分的“複合藥”,這讓不少外國人擔心中藥的毒副作用。此外,美國人喜歡吃甜的飲食習慣也讓他們難以接受以苦為主的中藥。

  不過,經常前往加州中醫藥大學授課的譚興貴認為,近幾年來,美國人對於中醫藥的認知度明顯增加。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了解或體驗到中醫藥的優勢,如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可以根治病痛、中藥價格低廉等。另一方面,中國崛起所帶來的良好聲譽,也對中醫藥的推廣起到積極作用。此次調查也發現,在被問及對中國醫學方面是否認同時,美國受訪者對“有效果”方面最為認同,認可度凈值(認可度凈值指的是認同和比較認同的選擇比例之和與非常不認同和比較不認同的比例之和的比例之差)為45.7%,其次為“副作用小”(41.2%)。剩餘方面的認同度凈值分別為“安全”(27.7%)、“在國外發展有前景”(26.8%)、“見效慢”(23.9%)、“科學”(21.1%)、“通用廣泛”(9.8%)、“從根本上祛除病痛”(3.1%)。

  “只要推廣工作做得好,中醫藥在海外還是很有前景的”,譚興貴&&,我們應該更多地在海外興辦中醫藥學校,培養相關人才,也歡迎外國人來中國學習中醫藥。我國優秀的中醫藥産品,也要積極推廣出去,讓外國人感受到中醫藥實際的優點和博大精深之處。(記者 趙覺珵)

+1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090129619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