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海歸回國創業面臨哪些困難 如何解決
2017-04-14 10:17 來源: 央廣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最近有一篇報道在網上熱傳,説的就是一個小夥子在美國留學8年,花了400多萬,如今回到國內,雖然找到了工作,但仍然在發愁什麼時候才能回本。這件事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比如,留學是否為了回本兒,留學的價值能否用致富速度衡量,工薪階層留學要慎重,留學不是萬能的等等。4月11日召開的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透露:我們正在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海歸回國創業面臨哪些困難?該如何解決?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留學人員“歸國潮”興起

  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中提到,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其中2016年回國43.25萬人,十八大以來5年回國人數佔到70%。“千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進高層次留學人才5.39萬人;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省部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49家,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347家,入園企業超過2.7萬家,7.9萬名留學人員在園創業。

  新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打開國門,派出留學生,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説,“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由此發端的留學潮為這個國家形成了龐大的海外人才儲備,到2015年年底,累計有404.21萬人。人才儲備伴隨著人才逆差。逆差最大的一年,每送出7人留學,才會迎回1名海歸。大量遊子羈留海外的問題困擾著中國。不過現在,中國正在經歷史上最大的海歸潮。2000年有38989人出國留學,這一年回國的留學生只有9121人。而在2015年,兩類人分別達到52.37萬和40.91萬。

  早在去年6月,有份材料集中反映了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中遇到的煩惱和障礙,其中突出表現為優惠政策享受難,落戶就學辦理難,開戶融資難,智慧財産權應用難,政策限制放開難,文化理念融合難等“六難”,李克強總理在這份材料上曾經做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合力研究解決“六難”問題。

  當時就有一位留美歸國人員説:“明明聽説有政府補助,但不知道具體找誰申請。後來經過‘圈裏人’介紹才知道,要拿到補助最好找中介,但中介費高達補助金額的30%。”清華大學一位留學歸國老師在總理批示的材料中表示,以智慧財産權作價入股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但高校教師的科技成果屬于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時的“估值”讓合作雙方都充滿顧慮。技術入股的稅負更是讓很多創業團隊“望而卻步”。與智慧財産權應用相關的不少問題,也是許多留學歸國創業人員最為關切的“難點”。

  當時總理批示後,國務院各部門開始持續優化創業創新環境,也為更多創業創新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使更多群眾對改革有了更深切的“獲得感”。但是客觀的講,具體碰到困難的人,他的“感覺”和整體上新聞發布的“數字”恐怕還會有一定的差異。

  海歸在創業創新領域有所作為

  這幾年高端人才的海歸潮在創業創新領域正在越來越有作為。1981年,年僅24歲的蘭州大學大三學生高潮,考取了諾貝爾得主李政道教授項目留美研究生。通過不斷的刻苦鑽研、學習深造,在美國多年打拼,他受到多家公司的親睞,面對大好的發展前景,高潮卻依然選擇回到家鄉。他説:“當時國家要引進國外頂級的科學家和創業者來幫助中國建設,所以我就願意回我的家鄉來貢獻一份力量吧!”一心想要帶動家鄉發展的高潮選擇了創業,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積極幫助下,他創建了一家設計研發智能安防係統的公司。他説:“通過這些正確的理念、正確的文化,讓我們家鄉的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能夠知道怎麼做高科技産品。”

  高潮把目光放在了智能鎖上,一把小小的鎖需要怎樣的高科技,發展前景又如何呢?高潮説:“一個遠端控制、一個近程式控制制,所以從這一點的話你就可以看到一個手機APP還可以控制很多把鎖,這就很方便,相當于你有很多鎖你只需要帶一把鑰匙,你可以從硅谷、可以從北京管我們孝感的鎖。”

  這幾年通過不斷研發,高潮所在的團隊已獲授權美國發明專利1項,中國專利11項,生産的家丁智能門鎖産品實現了全球領先。而在此時,同樣生産智能安防産品的孝感三禾智能科技公司也著眼全國,積極尋求高科技人才。通過不斷考察與會談,最終決定邀請高潮作為公司首席科學家,與公司共同發展。而高潮也是孝感市國家“千人計劃”第一人。湖北三禾智能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高潮説:“從這一點跟我就是理念上很一致,然後優勢互補,而且他們的文化也蠻OPEN的,就是叫很透明吧!這一點就跟我們在硅谷的文化比較接近,所以這一點就是不謀而合。”

  今年30歲的張昊陽,畢業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在那裏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及碩士學位。2014年畢業後,他選擇了回國。他説:“我的專業是自動化與復雜係統工程。剛回國的時候,我是進入了德國的通快,就是最大的機裝機床生産企業,在那裏我擔任項目經理。同時,我被外派到瑞士進行了半年的管理培訓。在那裏,我學到非常多的管理和産生方面的經驗。”

  在工作期間,張昊陽對咨詢管理方面産生非常大的興趣:“我以前是學數據處理的,數據挖掘或者説智能化方面。所以我一直想對數據分析這一塊有一定的探討或是進入這方面的行業。所以我也投報了幾家公司,像埃森哲、IBM。”

  隨後,經過一番努力,張昊陽申請成為了一名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兼職助理:“在這裏面,我大概做了三到四個醫療項目,關于醫療外企進入中國的。咨詢管理就是告訴你一個行業的發現在哪裏,我們用數據説話,幫助企業做托管運營。所以從這裏面,我也學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接觸到很多的項目管理經驗、咨詢管理的經驗。”

  在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工作經歷,讓張昊陽看到了咨詢管理對一個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于是,2016年,張昊陽從通快公司辭職,和朋友一起創業做咨詢管理。張昊陽説:“和我的夥伴周查理一起創立了奎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是家咨詢公司為主的,我們也幫助一些企業和技術對接方完成他們的企業夢,幫他們做企業托管運營,完成咨詢報告。我們引入了很多小的創新型企業或很多小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更多的需求去下放、外包出去,讓有能力的人去做,同時也完成他們的創業夢想。這就是我們奎圖創客2.0的宗旨。”

  和所有剛起步的企業一樣,名聲以及合作方的信任,是奎圖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他説:“因為我們還是以技術交流、技術對接、資源對接為主。不管他們是哪一方,政府方、企業方還是技術方、挂靠方,這個合作方,即使你心有抱負、心有能力,但是始終對你有懷疑態度,你行不行,你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你到底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源,我們什麼要和你合作。”

  為了能夠獲得合作方的信任與認可,張昊陽付出了很多努力。2016年底,張昊陽的公司為徐州高新區政府正式引入了第一個“千人項目”:“國家‘千人項目’,也是新加坡聲學秘書會的會長、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周宇峰博士,在我們這落地,並且成立了優超醫療有限公司,是做大數據醫療,同時也是超聲聽診器方面的東西,智慧醫療方面的東西。隨後還有兩個‘千人’正在落地當中,商談當中。接下來的生産、行銷、技術發展趨向和技術應用方面,我們都需要進行仔細的甄別以及市場準入度的契合。他們的産品甚至我們要幫他做市場推廣、鋪開渠道,用我們的人脈、資金,用我們的各種的努力去完成。”

  當然,創業要想成功離不開自己和團隊的努力,但是也離不開大環境,離不開各種政策和扶持。丁曉棟,福建省燁烽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他2008年畢業于英國萊斯特大學高級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後他立即選擇回國回到家鄉晉江:“我晉江人,晉江人一定回來創業的,我就跟我導師説我會回來創業,就是為家鄉做貢獻,在國外,國外沒那麼好,還是國內機會多一點。”不過,剛回國的他並沒有立即創業,而是先在晉江的企業打工,觀察這裏的市場需求與商機:“讀書回來就創業很不現實,這會死掉一大片,所以回來要先熟悉當地的環境,先工作幾年才能創業,工作的時候就發現,就是你發現了一個市場需求,那咱們又剛好能做。”

  經過四年的調研,他發現國內的大數據市場處于剛起步的階段,而晉江市場在這方面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他把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考取統計學博士後的哥哥丁曉彬請回國,與他一起共同創業:“我哥,為了創業的事情回來的,就他回國之後把美國那邊大數據的觀念帶回來,然後又跟我這邊的項目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項目,繼續為家鄉做貢獻。”

  2012年年底,丁曉棟創建了福建省燁烽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企業管理軟件、建立企業內網、提升網絡安全等級等服務,使外貿企業管理更加高效。不過,丁曉棟坦言,創業是一件艱苦的事業:“非常難,創業就是九死一生,就算高科技創業也是一樣,因為美國大數據發展得那麼好是因為他們整個國家對數據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那我們這邊無論是我們的客戶、個人、企業,還是政府方面,對數據的重視程度沒那麼高,所以國內的這個市場還是需要重新培養的。”

  記者了解到,在支援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方面,福建泉州將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等領軍人才和高端團隊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泉州創辦科技型企業,開展外國留學生畢業後在泉州創業試點,簡化外籍高端人才來泉州開辦企業審批流程,推行事前審批改為事後備案,給予中國籍公民同等待遇。認真落實引進人才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作為貫徹落實《泉州市“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2013-2017年)》的配套文件,泉州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聯合出臺《泉州市留學人員優秀創業項目申報與評審暫行規定》,並確定每年由泉州市人才專項資金安排100萬元對“泉州市留學人員優秀創業項目”進行扶持。丁曉棟告訴記者,他們創業四年來,已經享受到了泉州市出臺的這些扶持政策:“我們這個項目有入選泉州市留學人員優秀創業項目,也是海納百川的那個,然後還有另外兩個人才,就是我哥跟另外一個,也是博士後,是耶魯大學回來的博士後,分別獲得泉州市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一個六類,一個七類,然後我們還獲得了晉江市的海峽計劃。”

  千人計劃其實就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簡稱,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當時的目標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援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産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同時,各省(區、市)也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計劃”。最新的數據統計,“千人計劃”已經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進高層次留學人才5.39萬人。

  海歸創業仍面臨多重困難

  黃嘉棋,一位安徽省馬鞍山市的“海歸”女孩兒。2007年,高中畢業的黃嘉棋遠赴韓國求學,五年後,在韓國完成大學學業的黃嘉棋來到韓國首爾開始職業生涯。從化粧品公司的前臺接待、美粧産品銷售、再到美容醫院的中文翻譯,黃嘉棋在韓國逐漸積累了豐厚的美容行業資源。然而就在這時,黃嘉棋卻選擇放棄韓國的工作,運用自己所學回國創辦自己的美容機構。她説,這樣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黃嘉棋説:“要歸根,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還是覺得國內市場比較好做。因為在國外是一個人,在國內不是一個人,我覺得創業與其一個人奮鬥不如找一個熟悉的環境從頭開始比較好。家在這裏,身邊的朋友也比較多一點。”

  今年3月,回國不久的黃嘉棋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援下,開始接手經營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一家美容機構,嘗試打造自己的美容服務品牌。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如今店面的裝修已經初顯形象。然而這段時間對于黃嘉棋來説很不容易,因為經過了多年的國外生活,回到國內創業的每一步都令她感到陌生。黃嘉棋説:“國內就是部門分得太多了,我弄不清應該怎麼去做。沒有把創業專門劃出來一個部門專門作指導。只是我有一些創業過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他會説你是回國留學的,可能有什麼樣的政策,或者政府給你一些什麼指標、政策,你可以去問一下。可是我去哪裏問呢?我也不知道啊!”

  其實,如今國內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創業的扶持政策有很多。比如馬鞍山就設有專門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人力資源、團市委等部門還可以為海外留學回國人員提供創業貸款以及一係列的稅費減免政策。但是對于黃嘉棋這樣毫不了解國內政務環境的“海歸”們而言,這些政府機構的名稱和職能都弄不清楚,更不知改向誰咨詢、如何尋求扶持。黃嘉棋説:“沒有感受到任何優惠。説白了是有待遇,但是申請下來挺麻煩的。就是説,我去找誰呢?我去找政府哪個部門?它沒有一個體係。”

  黃嘉棋告訴記者,孤身在國外打拼的日子並不容易,哪怕可以立足,但是相對于如今熟悉的國土和日益壯大的國內經濟環境,越來越多的海歸們都更樂意選擇回國一展抱負。但是海歸群體們同時也迫切地期盼著能夠在國內得到更加完善的創業指導,從而縮短對國內政務和商務環境的適應期。黃嘉棋説:“我覺得應該有一個網站,搜索進去之後可以提供一些熱線電話咨詢一下,比較好一點。因為我在百度上面搜過,幾乎搜不到任何關于創業的窗口,是沒有的。我覺得就是,我有任何問題我應該知道去哪裏問。有這樣一個部門,哪怕是窗口都可以。我不能天天問朋友啊,朋友托朋友。就是專門有個熱線讓我問一下,去哪裏問這個事情。”

  作為一家中小企業,河南省屹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英傑認為,高素質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的問題已經成為目前制約所有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馬英傑説:“去年我們也招了幾個日本留學回來的研究生,這兩個還都是從上海挖過來的,可能因為去年整體的經濟環境不太好,對待遇這一塊不是很滿意,可能要尋求更大的發展平臺吧,有半年的時間就離職了。”

  公司副總經理武澤銘建議,當地政府部門在高素質人才引進方面還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你可以去挖人,但是留不住人,如果能招到碩士,甚至博士這種級別的人才,(政府部門)是不是考慮有一些政策上的補貼啊,或者是相關的一些政策。”

  此外,創新型互聯網企業的融資難也是目前制約公司發展的主要困難。武澤銘説:“融資最大的問題一般都是有土地才能融資,像我們這種企業一般都不會有土地,都是租的地方,如果你的智慧財産權不能用來融資,像我們現在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的時候,可能確實是有一些問題。目前來説,就我所知,平頂山好像還沒有智慧財産權融資的相關政策。”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平頂山市高新區創業中心項目部部長張壘道出了其中的關鍵:“這個智慧財産權質押省裏是這樣講的,部分房産加智慧財産權,但是到銀行操作層面的時候,銀行不管你項目好不好,你只要給我抵押,你只要給我房子給我地,我就給你錢。”

  除了可以向銀行抵押貸款,平頂山市高新區創業中心也為小微企業專門設立了孵化資金,符合申報條件的公司可以向創業中心提出申請,可在相關政策的制約下,孵化資金卻逐漸淪為擺設,有錢卻不能用已經成了全國不少創業園區普遍存在的問題。張壘打了一個比方:“你有十個項目,每個項目投了十萬塊錢,有九個項目每個項目掙了一百萬,翻了十倍,剩下一個項目賠了,你給他十萬,他最後還你的時候是少了一塊錢,然後有些部門就該問了,國家這一塊錢去哪了,你為啥要給這個項目,那幾個項目都掙了,你給對了,這個你為啥要給他。”

  張壘建議,除了應該在政策上繼續放開限制,降低孵化資金使用門檻以外,小微企業可以和民營的創投公司開展合作,吸引民間創投資金。張壘説:“相對來説,民營的孵化器他們體制更活,他的孵化資金動用的更靈活一點,行政體制的管的最死,接著是事業的,接著是國企,原則上我覺得如果想引進這些創投資金的話,還是要和這些民營的,真正搞創投的人合作,這樣更容易。”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璟春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394129535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