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一種危險,叫兒童“鬼探頭”過馬路
交警提醒,家長要做好交通安全教育,讓孩子養成過馬路一慢二看三通過的習慣
許多人在道路上行駛時,遇到防不勝防的情形非“鬼探頭”莫屬。特別是面對天性愛玩好動的小朋友,當你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4月6日,省公安廳交管局通報了一起事故,提醒學生、家長和駕駛人注意。
有人突然橫穿馬路司機來不及避讓
駕駛人王某駕駛一輛小型轎車行駛到一處路段時,一名小學生突然由北向南奔跑着橫穿馬路,結果駕駛人王某避讓不及將其撞倒在地,造成該學生胳膊骨折、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
通過車內的監控視頻可以看到,車輛行駛時,道路兩側停滿了車,路面沒有斑馬線,身穿校服的學生突然從車輛右側跑了出來。事後,交警部門通過認定,在這起事故中,學生橫過道路時未觀察來往車情況,負事故的同等責任。駕駛人王某駕駛機動車上道路時,未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負事故的同等責任。
交警介紹,這起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鬼探頭”。通俗來説,就是前方有車輛或障礙物阻擋視線時,從路邊突然躥出一輛非機動車或行人,司機避讓不及,往往造成車傷人亡的慘劇。因為事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被稱作“鬼探頭”。
“鬼探頭”事故的四大“高發地”
那遇到“鬼探頭”,真的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嗎?當然不是!交警部門提醒,看看“鬼探頭”事故的四大“高發地”,可以有效規避事故的發生。
一、紅綠燈路口
由於紅綠燈路口等交叉路口具有交匯性的特點,車輛在等待綠燈通行時,如果行人或非機動車從斑馬線上闖紅燈,很容易被停駛的大型車輛遮擋,導致後方通行車輛來不及剎車而相撞。
二、公交車站&
公交車站&是“鬼探頭”事故的高發地點。公交車體積大,到站停車後,容易遮擋住後方行駛車輛的視線,有些乘客下車後在車前猛跑橫穿馬路,這時極容易發生“鬼探頭”事故。
三、有隔離護欄或隔離帶的馬路
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為抄近道隨意跨越隔離帶或鑽穿隔離護欄後從車流中間橫過馬路,致使路過車輛來不及剎車直接撞上。
四、兩側停滿車輛的道路
駕駛人在兩側停滿車輛的道路上行駛時,視線容易被靜止的車輛所阻擋,很難觀察到道路兩側的情況,此時如果有行人或非機動車駕駛人突然從車縫中衝出,駕駛人往往會來不及剎車而引發事故。
帶孩子過馬路應握手腕而非牽手
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的話題,一直被大家所關注。小孩子活潑好動,尤其是在家長沒看管好或上下學期間和同學相互嬉戲打鬧,會出現突然衝向馬路的情況,這就很有可能發生意外。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在平時注重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那麼有些意外和悲劇完全有可能避免。要讓孩子明白,無論游戲多麼有趣,都不能到路上玩耍!
此外,交警還想給各位家長講解一下,帶孩子過馬路究竟是牽手還是握手腕,很多家長不知道。其實,孩子好奇心強,對危險的感知能力較弱,其行為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再加上孩子手比較小,牽手過馬路時,如果孩子要掙脫的話,是很容易擺脫大人控制的。所以,過馬路時家長應該牢牢握住孩子的手腕。
交警也提醒所有家長,日常要做好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尤其要注意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過馬路之前必須先左右觀察、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良好習慣。
而對於機動車駕駛人來説,行經兒童密集場所,如幼兒園、中小學門口、小區內道路等,要減速行駛,注意觀察,防範兒童突然躥出;過路口發現有包括兒童在內的行人過馬路,不管他是否闖紅燈,都要慢下來等一等。
山西晚報記者 楊晶 實習生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