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全力抓好能源保供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山西省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01月13日 09:02:18 來源: 山西日報

  原標題:【代表聚焦】全力抓好能源保供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省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政治責任,全力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製革命和對外合作,加快煤炭和煤電、煤電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産業和數字技術、煤炭産業和降碳技術一體化發展,積極創建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先行區。出席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們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紛紛&&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能源保供,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和諧發展的現代化能源企業

  “2022年,晉能控股集團長治公司圓滿完成保供量510萬噸,完成保供計劃量103%;為省內長治、呂梁、運城、臨汾等地的11座電廠和重慶、湖南、貴州、河南、安徽、廣西、江蘇等地的13家發電企業輸送保供煤。”省人大代表,晉能控股集團長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段峰介紹,為確保增産保供任務的完成,該公司成立煤炭保供工作專班,在確保安全保供、提效增産保供、嚴把質量保供、高效運輸保供等方面科學組織、統籌安排,保質保時保量完成煤炭保供任務。

  在完成增産保供任務的同時,晉能控股集團長治公司還在為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和諧發展的現代化能源企業不斷努力着。

  在智能綠色礦井建設方面,晉能控股集團長治公司與華為公司合作,積極開展智能化礦井建設,完成行業首創項目9項、行業領先項目13項、與行業水平持平項目15項。該公司的智能化平台基於5G-700M移動通信網絡建設,能將動態實時作業流程現場上傳至地面系統,可實現在地面上任一地方使用5G通信技術操控井下採煤系統進行採煤作業,可減少井下現場作業人員,提升安全系數和採煤效率。

  在煤炭綠色開採方面,該公司將積極推進三元煤業充填開採項目,主要方式為膏體充填開採,充填膏體材料為礦井生産排矸,每年可消耗矸石30萬噸,可以有效解決礦井外排矸石污染環境的問題,項目預計於3月底投入運行。此外,該公司還積極推進所屬王莊煤業智能化礦山建設、9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和10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建設,並計劃在公司所屬小常煤業採用膏體充填開採技術。

  段峰&&,晉能控股集團長治公司將全面準確把握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能源保供的戰略部署,加快能源産業綠色低碳轉型,擔當保供任務,講政治、顧大局,多措並舉、綜合施策,全力確保增産保供任務的完成。

  推進煤炭利用由單一燃料屬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轉變

  “平朔公司立足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煤炭利用由單一燃料屬性向燃料、原料方向轉變,明確了‘12345’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煤炭保供核心基地、‘兩個聯營’示範基地、高端煤化工基地三大基地。”省人大代表,中煤平朔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峰説。

  煤炭産業是中煤平朔集團的核心和基礎産業,要穩健發展,堅定做穩做精。中煤平朔集團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責任。2022年全年中長期合同履約5826萬噸,其中中長期電煤履約5426萬噸,電煤長協兌現率達到103%,周邊電廠長協煤供應量超計劃235萬噸,保障了地方用電供暖。

  劉峰&&,在建設煤炭保供核心基地的同時,中煤平朔集團將促進煤電和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推動煤電聯營和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聯營。通過煤電一體化、煤電交叉持股、煤電企業合併重組等形式加快實施煤電聯營,火電權益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以上;按照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以大型光伏發電示範基地建設為核心,多種能源(風、光、火、儲、氫)融合開發、多種産業(煤、電、化、新能源、物流運輸、生態治理)融合發展,新能源總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

  新能源産業是助推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産業,要加快發展,堅定做大做活。發揮太陽能資源、土地資源、就地消納、區域配電網協調發展的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促進新能源重大項目落地;發揮新能源産業的聯動優勢,探索新業態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因地制宜實踐“光伏+”綜合利用模式,促進多産業融合發展。

  煤化工産業是煤炭清潔轉化利用的支撐産業,要科學發展,堅定做優做強。以化工公司、煤制烯烴項目、“無煤煤化工”示範項目為主要方面,充分發揮平朔礦區“煤、電、化”一體化優勢,建設現代高端煤化工基地。

  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能源結構逐步優化,産業優勢持續增強。”省人大代表、多氟多陽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軼皓&&,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還需多方一起發力。

  “雙碳”目標背景下,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已成為各界共識。對國內任何一個省份來説,發展新能源産業都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歷史機遇。王軼皓認為,我省要抓住這次機遇,圍繞發電、存電、用電,將新能源汽車産業培育成我省未來的支柱産業,在我省培育一個新興的、不可替代的、萬億級別産業鏈。

  近十年來,我省新能源汽車産業從零起步快速發展,逐漸壯大成全省十大重點産業鏈之一,為推動全省轉型發展起到典型示範作用。

  發展新能源産業有資源端和應用端兩大維度。從應用端看,主要包括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減少環境污染以及對石油資源的進口依賴。王軼皓建議,鞏固現有能源優勢,挖掘能源新優勢,對行業龍頭項目形成“生産要素”吸引力。比如,對獲得國家級項目認可(863計劃、戰略性新興産業專項等)、取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行業內全球龍頭在我省投資建設的項目,要給予項目公司和地方政府雙向支持。以陽泉為試點打造我省電池産業發展基地,對優勢項目形成“産業集聚”吸引力。

  “我省目前已有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大運汽車等電動汽車生産廠家,隨着未來電動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對電池及電池材料的需求已成剛需。”王軼皓説,陽泉目前集聚世界先進的電池材料,如全球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鋰、pvdf,深圳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等。陽泉市委、市政府已將新能源電池産業鏈列為未來的重點發展産業,具備了産業集聚和政策重視的基礎。(記者張毅 李志江 袁兆輝 高樺)

[編輯: 王夢佳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