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晉城: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動能

2022年11月08日 08:59:44 來源: 瞭望

  原標題:晉城: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動能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的皇城相府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晉城市堅持把産業轉型作為重中之重,一手抓傳統優勢産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

  ➤晉城的文旅康養産業從起步樹立精品意識,努力做到村村有特色,院院有主題

  晉城,一座追求精緻的北方城市,鑲嵌在山川綠樹之中。

  全國最大的無煙煤和煤層氣生産基地、世界康養示範城市、中國擁有古建築最多的城市之一、全國文明城市……山西省晉城市,集眾多城市名片於一體,利用獨特優勢,走出了一條求精品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用好資源家底

  晉城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資源富集。無煙煤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1/4,煤層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2/5,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和煤層氣生産基地。

  晉城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傳統産業結構中煤炭“一業獨大”,發展面臨着結構不合理、環保壓力大、轉型任務重等諸多困境。

  如何用好資源優勢,成為晉城發展的必答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晉城市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山西天地王坡煤業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萇延輝&&,煤炭産業數字化轉型,是晉城優化傳統産能的重要抓手。採掘自動化、平台智能化,智慧礦山等能提高礦井綜合管理效率,提升安全系數。

  在該公司綜合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智能一體化管控平台,80平方米的LED大屏幕上,井下的一舉一動實時呈現;20多&&腦操控平台前,工作人員正在遠程控制井下生産。

  山西省晉城市委書記王震説,“提品質、出精品、創經典”是對晉城每一項工作的要求,要貫穿到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把結果導向和過程管控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幹一件、成一件。

  2021年以來,晉城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先後開工建設251處智能化採掘工作面。截至目前,建設任務已全部開工。晉城市定下目標,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所有生産礦井基本實現智能化開採。

  在沁水縣端氏鎮金峰村中國石油山西煤層氣處理中心,44名工作人員每天處理500萬立方米煤層氣,主要通過西氣東輸管道,將可直接使用的煤層氣輸往全國各地。

  2021年,晉城市煤層氣産量佔山西總産量的69.6%,外輸氣量19.35億立方米,為京津冀和中部地區提供應急調峰保障。

  晉城市能源局副局長許德旺説,近年來,晉城聚焦煤層氣全産業鏈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實現煤層氣産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豐富的優質煤炭和煤層氣資源為新産業提供原料,礦井和氣田也為新技術提供了使用場景。近年來,晉城市堅持把産業轉型作為重中之重,一手抓傳統優勢産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特別是把光機電作為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千億級光機電産業集群。

  在晉城市光機電産業園,相機不光是“眼睛”,還具有思考和報警能力。着火點、滲水點等被相機精準識別,將預警信息發送到雲端大數據中心。

  這是一台由晉城鴻智納米光機電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研發並生産的智能相機,目前已經被應用於多個智慧工廠和智慧礦山。

  近年來,晉城市光機電産業已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1+100”産業集群,年産值平均增長20%以上。光機電産業已成為晉城前景好、發展快、具有潛力的新興産業集群。

  留住古韻鄉愁

  不可移動文物6601處,中國傳統村落16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40個……多項數據位於全國前列,晉城是名副其實的訪古好去處。

  瞄準發展機遇,晉城市聚焦自身條件,布局發展文旅康養産業,加快建設文旅康養樣板城市。

  在晉城市陵川縣浙水村,靳海崗每週末從一早就開始忙碌。看準老家發展旅游業的潛力,他2021年5月從北京返鄉,把自家院子改造成農家樂,一年收入超過20萬元。

  晉城市市長薛明耀説,晉城強化“項目是第一支撐”的要求,持續謀劃實施了一批加快推動産業轉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項目、好項目、大項目。

  2021年以來,晉城在全市優選了129個特色村落和108個明清院落,在保護優先的理念下,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實施文旅康養“百村百院”工程。浙水村就是其中一個村莊,小山村一改落後面貌,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康養路。

  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級調研員原勇兵説,晉城的文旅康養産業從起步樹立精品意識,努力做到村村有特色,院院有主題。

  澤州縣大陽鎮被納入了“百村百院”工程,整個片區以體驗民間文化藝術、感受北方集鎮生活為特色。馬才娥是大陽鎮一分街村村民,現在是村內一家民宿的管家。她管理的其中一個院落就是她以前的家。如今,老屋變成了古樸漂亮的民宿,很多游客在這裡感受北方村居生活。

  此外,晉城正在實施“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範帶、&&沁河生態經濟帶等“四大牽引性工程”。大力發展生豬、家禽、肉羊、蜂業、蔬菜、中藥材六大特優産業和蠶桑、黃梨、甘薯三大特色産業,幫助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打造舒心家園

  “看病本來就心焦,繳費時還要排很長的隊,太耽誤事。現在手機上直接實現了醫保支付,方便多了。”在晉城市人民醫院就醫的原女士説。

  除了將過去需要排隊、刷卡才能用醫保支付的費用“搬”到雲端外,晉城市開通的住院和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跨省異地就醫線上自助備案、推行“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的綜合櫃員制等舉措,都讓群眾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更多便利。

  晉城市在為民服務上下足繡花功夫,讓全市200多萬居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近幾年,在晉城,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持續保持在八成以上。老舊小區改造、五級公交體系建設、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等等,一件件暖心舉措讓居民在生活點滴中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最近資金上遇到點困難,還好有了貸款,公司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山西水墨軒品牌諮詢策劃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槐陽説,他今年9月份在晉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到了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近年來,晉城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就業創業,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深挖崗位潛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創業帶動就業,為企業提供一攬子支持舉措。這些舉措提高了當地就業質量和水平。

  今年1月至9月,晉城市城鎮新增就業4.24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08.8%;失業人員再就業921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1.57%;轉移農村勞動力2.69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07.55%。

  2021年,晉城市GDP總量接近2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0億元,增速均排在山西省第1位;人均GDP達到1.35萬美元以上,高於山西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提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紫薇 許雄)

[編輯: 武斌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0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