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收穫一線掃描

2022年10月25日 10:14:2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0月24日電題:山西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收穫一線掃描

  新華社記者魏飚、王皓、張磊

  金秋十月,山西省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進入收穫季,從南到北,收割機機聲隆隆,農田裏一派繁忙場景。

  這些天,位於河津市的山西萬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採用大豆玉米帶狀複合模式種植的1萬畝大豆、玉米全部成熟,收割機在田野上往來穿梭。

  基地負責人陳逸帆説,今年,基地首次嘗試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就迎來了豐收,玉米平均每畝産量1200多斤,大豆平均每畝産量300斤左右,相比純種玉米模式,每畝增收約800元。河津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曹建明告訴記者,河津市今年承擔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8萬畝,根據農機部門測産,河津市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平均每畝收穫玉米1200斤,大豆250斤左右,實現了“玉米不減産,增收一季豆”的目標。

  今年以來,山西省積極落實國家關於擴種大豆油料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試點的決策部署,首次在全省11個市推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完成播種85.1萬畝。眼下,各地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陸續進入收穫期,田間地頭,種植戶、農機手正忙着收割大豆、玉米,也算起了增産增收賬。

  今年,孝義市富東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了7000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任務。合作社負責人范忠説,我們每畝玉米種植的株數基本不變,地裏還能多種6000株至7000株大豆。“今年我們種植的玉米的産量沒有減少,每畝還能多收入150斤大豆。”

  臨汾市翼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李忠誠告訴記者,從全縣收穫的情況來看,玉米的平均畝産可以達到1400斤,大豆的平均畝産達到了120斤,對於種植戶來講,一畝地增收400元左右。

  為了讓更多種植戶能把新技術掌握好,山西將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模式納入2022年農業生産主推技術,抽調專家組建兩個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服務隊,深入各縣(市、區)開展技術服務,及時解決困難問題,各市縣還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參加的農民達到3.5萬餘人次。

  翼城縣西溝村村民曹曉麗説,原以為是簡單的套種,經過培訓後才知道種植不僅有順序,還要考慮光照。今年種植的品種選擇了緊湊型玉米品種,已經收割的大豆玉米顆粒飽滿。

  今年太原市陽曲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2萬畝,佔到太原市種植面積約50%,全縣有79個行政村761個實施主體承擔種植任務。陽曲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任志剛説,對於大多農戶而言,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是個新鮮事物,需要加強政策支持和專業技術培訓。

  “今年當地農業部門組織了多次線下培訓和視頻學習,我逐漸掌握了技術要領。”陽曲縣高村鄉種糧大戶郭福榮説,今年從1000畝地中選擇約三分之一進行嘗試,結果複合種植玉米畝産1190斤,純種玉米産量1200余斤,兩者相差不大,而額外種植的大豆畝産150斤,每畝純收入增加了300多元。明年可以選擇結莢位更高的大豆品種,機收時就能減少損耗率,進一步提高産量。(完)

[編輯: 武斌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7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