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9月26日電 24日,大同市金融助力畜牧産業發展暨“智慧畜牧貸”推進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

推進會現場。新華網 發
“大同畜牧業發展迅速,畜産品産量不斷實現新突破。”大同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穎龍介紹稱,2021年大同市豬、牛、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53萬頭、39.7萬頭、477.3萬隻、1847.9萬羽,同比分別增長10.75%、12.34%、1.08%、55.32%,畜牧業産值佔到農業總産值的47%。
近年來,大同市全力推進山西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和晉北肉類平台建設,畜牧業呈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態勢。但隨着畜牧産業的快速發展,規模養殖戶貸款難、畜禽深加工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成為制約當地畜牧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金融與畜牧業兩業‘聯姻’意義重大。”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龔孟建説,獨特的高寒冷涼氣候,自然天成的畜牧業發展傳統優勢,廣袤肥沃的火山富硒土壤,長流常清的桑幹河水系,成就了大同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得天獨厚的綜合優勢。24日發布落地的大同首批法人800萬‘智慧畜牧貸’,實現了動産融資由農戶向法人拓展的創新突破,為大同金融機構服務畜牧業、助力鄉村産業振興開闢了新的渠道,發揮了引領作用。
“急民所急,解民所需。這次中國農業銀行為我們發放的800萬‘智慧畜牧貸’,着實讓我們緩了一口氣。”大同市永成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成説。
據了解,“智慧畜牧貸”採用“政府+保險+銀行+農戶”四位一體金融服務模式,通過“物聯網監管+動産抵押”,實現活畜抵押的可抵可控,旨在解決養殖戶擔保難、融資難等“卡脖子”問題。

簽約儀式現場。新華網 發
“農業銀行因農而生,伴農而長。”農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長李立新&&,將持續履行好國有大行責任擔當,積極支持農業“特”“優”戰略落地實施,以“智慧畜牧貸”為抓手,按照“做強豬雞、做大牛羊、做優草業”的五業布局思路,加大推廣力度,支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金融支持鄉村産業振興新樣板。
“大同是山西賦予的農牧交錯帶示範區,畜牧産業發展潛力巨大。”大同市副市長溫旭斌&&,希望各縣(區)、有關市直部門以及農行各級金融機構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發揮職能作用,強化服務保障,創新金融産品,為推動大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支持和力量。
當日舉行的授信簽約儀式上,相關縣區畜牧業企業和養殖戶代表分別與農業銀行大同分行簽約,總授信金額達348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