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豐收節,體育助力鄉村煥發別樣活力

2022年09月23日 10:38:0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題:豐收節,體育助力鄉村煥發別樣活力

  新華社記者劉金輝、王恒志、季嘉東

  秋收季節,大江南北的田間地頭洋溢着豐收的喜悅。23日,豐收節如約而至,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日漸成為人們慶祝節日、陶冶身心的途徑和手段。

  慶五穀豐登、享國泰民安,健身場上的汗水與歡笑映照着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個豐收節裏,體育助力鄉村煥發別樣活力。

  柚子接力、蒙眼抓鴨——各地鄉村體育活動精彩紛呈

  在海南省海口市,農民豐收趣味運動會成為每年豐收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運動會項目取材於耕種、豐收等場景,備受農民喜愛。

  在其中一項具有特色的蒙眼抓鴨子的比賽中,參賽選手須蒙上雙眼,憑藉對距離以及步伐的精準預判,才能成功抓取定點鴨子。另一個項目“挑擔接力”則利用傳統農業生産工具扁擔,跑、傳、接等環節盡顯鄉村特色。

  九月,正是福建龍岩紅肉蜜柚上市時節,柚子化身各類道具,出現在各項趣味運動上。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的籃球場上,一場趣味“柚子”運動會如期舉行。柚子接力賽、竹子趕柚、柚子保齡球、柚子套圈大作戰等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參與。

  隨着“柚子接力賽”的哨聲響起,“運動員”手抱柚子,沿着本賽道前進,繞過前方折返標誌桿,跑回起點把柚子遞給下一位隊友。旁邊的“柚子保齡球”賽場,村民們手捧柚子作為保齡球,滾向三米外的空瓶。

  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寒王鄉文體廣場上,2022年左權縣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拔河比賽於9月16日開賽。比賽吸引了全縣各鄉鎮的9支隊伍,共120多位農民參加。

  獲得第一名的桐峪鎮代表隊隊員賈維明説:“拿了第一名,回去收莊稼更有勁了!”

  在湖北省保康縣馬橋鎮堯治河村,一場“清涼馬拉松”閃亮登場,800余名長跑愛好者在平均海拔160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92%以上的山區彩虹路上奮勇拼搏,縱情享受當地秀美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豐收節前後的健身活動,融入了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體現了農民對豐收的渴望和喜悅。

  十年間,鄉村體育換擋升級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海潭村六市壹號民宿的露天游泳池每天都熱鬧非凡,村裏有了游泳池,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一件事;而不用擔心孩子們再去“野泳”,更讓家長們和村裏舒了一口氣。

  六市鄉黨委委員劉琼説,有了這個免費泳池,“野泳”這個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如今,全國不少地方都在為孩子們建造鄉村游泳池,小小泳池,折射出鄉村體育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遷。

  59歲的王純宇十年前成了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如今她是河南省湯陰縣韓莊鎮遠近聞名的廣場舞教練,見證了當地廣場舞從“沒人跳”到“遍地是隊伍”的發展歷程。

  “以前農村很多人從來不運動,不少人早早得了慢性病,有的還打牌賭錢。這十年來,通過跳廣場舞,我看到太多人離開了麻將桌、減少了去醫院的次數,農村的社會風氣、文明程度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王純宇説。

  這種感受,曾任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東林村主任的60歲老人張耀忠也有:“以前咱農村不講究體育鍛煉,現在村裏建起了體育設施,還有專業人士指導,很多人慢慢養成了鍛煉的習慣,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

  這一切的背後,是體育設施的普及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下沉。在江蘇,截至2021年底,村委會擁有的體育場地面積達到6055.68萬平方米。在甘肅,6307個村級農民健身工程已建成,符合條件的行政村硬化籃球場覆蓋率高達99%。

  在一些有體育傳統的地方,鄉村體育的熱度同樣有提升。今年6月,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一場全縣農村籃球比賽的決賽,觀眾太多“擠得連帽子都戴不住”;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的“籃球夜市”,參賽隊伍從2014年的8支,到如今增加到16支,每天都有上千人觀看……

  鄉村體育的蓬勃發展也讓很多地方對體育發展有了新的定位。遼寧丹東鳳城市沙裏寨鎮自2014年起廣邀丹東地區的體育愛好者來參加籃球、足球比賽,“我們鎮幾年來通過比賽遠近聞名,現在丹東地區很多體育愛好者都知道沙裏寨,我們的農業特産也跟着走了出去。”沙裏寨鎮副鎮長車萬鵬説。

  體育能助力鄉村振興,這早已不是新聞,植根於廣闊天地的各類戶外體育項目正在越來越多鄉村落地,為當地致富、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新出路,也促進了各地旅游産業發展、提振了消費。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了《關於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多項舉措,到2025年實現“農村青年普遍掌握1—2項運動技能”“人均場地面積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農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等目標。

  鄉村體育,正站在一個騰飛的新起點上。

  鄉村體育:意義重大,未來可期

  吉林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副處長張曉東&&,鄉村體育發展能夠幫助鄉村居民樹立健康理念,養成健康習慣,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認為,過去十年裏,體育不僅在推動實現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也有益地改變了鄉村居民的精神面貌、促進了社區和諧。

  “過去十年,體育消費需求增長,戶外體育産業得到發展,將原來被認為是發展劣勢的沙漠、戈壁、山地、冰雪等自然資源轉化為了發展優勢。”王裕雄説。

  另外,鄉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體系不斷完善,鄉村居民的健身意識和體育參與需求不斷增強。鄉村體育在精準扶貧階段通過加強貧困村體育設施建設、賽事活動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配置,有效實現了“扶貧先扶志”,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岑藝璇認為,發展鄉村體育對於促進村民體質健康,一方面可以保障村民體育需要,另一方面能夠滿足村民基本健康需求。

  熱愛排球的海南農民雲大科説:“9月份是豐收的季節,白天收穫大自然的果實,採摘檳榔和椰子等,晚上通過參加排球賽,收穫愉悅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

  岑藝璇&&,在利用好生態資源的同時,還需要培養鄉村體育師資,繼續完善鄉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商業性和群眾性的體育賽事走進鄉村,不斷創新發展鄉村體育體驗。(完)

[編輯: 吳銀冰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