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太原9月1日電(王俊玲)“‘三公’經費十年來只減不增,支出由48.6億元下降到13.7億元,下降了72%;財政扶貧投入只增不減,省級安排434億元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年均增長17.5%。”山西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武志遠在“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發布會上,介紹了山西財政事業發展的有關情況。
8月31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發布會,也是山西省財政廳專場新聞發布會。
“山西既注重財政收支規模和增速,又力求提高收入質量和支出績效。”武志遠&&,一方面,全力拓展財源、壯大財力,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2年的151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35億元,年均增長8.9%;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支出、提升績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2760億元增長到5047億元,年均增長7.9%。
據介紹,山西省堅持“小錢小氣、大錢大方”,“三公”經費十年來只減不增,節省下的資金全部用於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山西省財政部門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在政策上調整優化、集成創新,在資金上統籌整合、加大投入,集中力量保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作出的重大部署、交辦的重大任務。”武志遠介紹説,“統籌資金優先保障清單項目,收攏拳頭凝聚力量,全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市場主體倍增工程等重點領域項目。”
關於提質增效改善民生方面,武志遠介紹稱,十年來,山西省財政扶貧投入只增不減,省級安排434億元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年均增長17.5%,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建立財政保障鄉村振興五大機制,接續推進全省鄉村振興;省級投入278億元落實強農惠農各項政策,讓農民的“錢袋子”持續鼓起來。
值得關注的是,在支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方面,山西省教育支出累計達631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6.3%;尤其是全力支持高等教育發展,2021年全省高等教育支出178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3.53%,支出佔比排全國第2位。
與此同時,山西省財政部門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積極發揮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作用,穩步提升財政治理和服務效能。
“山西紮實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基本公共服務、醫療衞生等9個領域實施方案,厘清省與市縣職責和界限;&&改革完善財政管理體制促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武志遠稱,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持續深化增值稅改革,圓滿完成環境保護稅、耕地佔用稅、資源稅、契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立法工作;全面實施“零基預算”,制定&&23項預算支出標準;強化政府債務閉環管理,開好前門,嚴堵後門,妥善化解存量,強化監督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