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開啟加快建設中醫藥強省新征程
今年2月,省政府召開了中醫藥強省大會。5月,省人大審議通過了《山西省中醫藥條例》,8月1日正式實施,為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開啟了我省加快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新征程。8月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健委、省農業農村廳、長治市衛健委、運城市衛健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我省是中醫藥大省,資源稟賦深厚。山西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薪火相傳、積厚流光,斯文在茲、源遠流長。全省中藥材資源豐富,具有鮮明的地域屬性和不可模仿性,素有“北藥”之稱。中藥材傳統名品聚集,全省擁有中成藥批准文號2138個,涉及品種790個,其中保護品種2個、獨家品種113個。我省也是中醫康養聖地,自然條件優越,非常適宜養心、養生、養老。全省中醫藥人才資源豐富,在高端人才方面,有3名國醫大師、6名全國名中醫。全省中醫藥服務體系健全,有中醫醫院200余所,數量居全國前列。
為了更好地發揮我省中醫藥資源優勢,服務經濟轉型,維護百姓健康,省委、省政府2020年&&了《關於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兩年來,建設中醫藥強省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一是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省政府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山西省建設中醫藥強省領導小組,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産業高質量發展。省財政三年共投入2.7億元專項補助資金。各市均印發了建設中醫藥強市實施方案。運城、長治先後召開了建設中醫藥強市大會。二是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山西醫院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正式揭牌。91個農業縣(市)中,88個設置公立中醫醫院,覆蓋率達96.7%。基層中醫館建設項目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半小時中醫服務圈初步建立,老百姓享受中醫診療更加便捷。三是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中醫醫院達到93所,其中,三級甲等中醫院8所,三級乙等中醫院2所,二級甲等中醫院70所。四是資源潛力進一步挖掘。完成117個縣(市、區)中藥資源普查工作。承擔《中華醫藏》溫病醫籍提要編撰工作,取得階段成果。龜齡集、定坤丹、丁桂兒臍貼等山西特色中藥大品種,市場佔有率和産品知名度穩步提升。五是社會氛圍進一步形成。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省衛健委、太原市政府聯合舉辦了“紀念傅山先生誕辰415周年暨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山西省中醫藥條例》”系列活動。忻州市委、市政府在五寨縣舉辦了夏季康養峰會暨中醫藥文化研討會。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連續舉辦十一屆“晉陽膏方節”,廣受群眾好評。
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在“強服務”“強藥材”“強産業”“強隊伍”“強科研”“強協作”六個方面聯動發力,推動落實。持續抓好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布局建設若干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優化道地中藥材區域布局,選育示範推廣一批道地中藥材優良品種。推動中醫藥品牌建設,全力支持中藥産業基地和中醫藥産業園區建設。加快培養一批由國醫大師、中醫名師、技能人才組成的多層次高水平中醫藥人才隊伍,加強西醫學習中醫人才培養。&&山西省中醫藥科研專項管理辦法,着力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高水平研發平台體系和具有高水平協同創新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山西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等配套文件,充分發揮建設中醫藥強省各成員部門作用,高質量推進建設中醫藥強省各項工作。(記者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