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省衛健委發布通知
公共場所今起全部查驗5日內核酸證明
5月19日,山西省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加強公共場所和聚集性活動核酸檢測證明查驗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自5月20日起,全省範圍內將對進入各類公共場所和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查驗5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不得進入。
《通知》明確,公共場所的具體查驗範圍包括以下情形: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的人員;進入博物館、圖書館、旅游景點、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商務樓宇、商場超市、賓館酒店、餐飲飯店、農貿市場和藥店等公共場所的人員;進入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場站,以及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於急危重症等特殊情況,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不得以核酸檢測結果不符合要求為由拒診;參加會議培訓、文藝演出、體育賽事、團隊旅游等有組織聚集性活動的人員。
按照省疫情防控辦要求,全省各市要按照上述查驗範圍進一步明確具體查驗場所,並在各場所顯著位置設置明顯標識,提醒群眾需查驗5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不得進入。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地區以及有特定防疫要求的,可根據疫情處置等需要,自行合理確定不同類別場所的核酸檢測查驗要求。
需要提醒的是,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國務院客戶端或山西健康碼等各類平台核酸查詢結果或紙質報告為憑證,平台以核酸檢測時間為準,紙質報告以報告時間為準。(記者 薛琳)
相關
核酸檢測對省內外所有人員實行免費
為進一步提高疫情早發現能力,做到檢測更便捷,省疫情防控辦要求各市、縣要以每10萬人設置30個採樣點的標準,增設便民核酸採樣網點,並對省內外所有人員實行免費檢測。
按照要求,各市、縣要根據區域特點與面積、人口規模與分佈、檢測能力以及人員流動等因素,按照先城區後農村和就近便利的原則,採取“固定採樣點+臨時採樣點+流動採樣點”相結合的方式,以每10萬人設置30個採樣點的標準,科學測算點位數,合理優化布局,加快增設便民核酸採樣網點,及時公布詳細地址,滿足群眾就近便捷採樣需求。固定採樣點採樣時間為每日8時至20時,周末及節假日不休息。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需提供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核酸檢測對省內外所有人員實行免費,所需費用由屬地財政資金和醫保基金共同負擔。
同時,全省將進一步優化省級核酸檢測報告信息化平台,核酸檢測證明超過期限的增加彈窗提醒功能。各地要加強核酸檢測採送檢報工作,確保8小時內出具結果並上傳至核酸檢測信息平台,方便群眾及時查詢。
5月10日,太原市已啟動試點工作,省疫情防控辦要求要繼續完善工作方案,有序推進採樣點設置公布、人員配置培訓、政策宣傳引導等工作,建立步行15分鐘左右的核酸“採樣圈”,迅速啟動核酸查驗工作,邊推進邊優化,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其他各市也要及早謀劃,結合本地實際,提前做好採樣點佈置、人員培訓、物資儲備、送樣車輛和檢測機構安排等工作準備,於5月20日前如期開展查驗工作。
對於省外入晉返晉人員,按照《關於進一步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繼續落實好“落地核酸+點對點轉運+精準賦碼”管控措施;對於重點人群,按照《關於印發重點行業重點機構重點人員分類防控措施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核酸檢測頻次要求;對於社會面所有居民,建立定期核酸篩查制度,太原市每週一輪、其他各市每10天左右開展一輪全覆蓋核酸檢測;對於舉辦重大活動、重大節日、周邊省份疫情嚴峻或發生本土疫情等關鍵時期,各地可根據實際,組織開展部分人員抽檢或區域核酸檢測工作。(記者 薛琳)
我省對25家重點部門進行分類管控
為全面加強重點行業、重點機構/場所、重點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5月19日,省疫情防控辦下發通知,對全省25家重點部門按照“人、物、環境同防”的原則,圍繞重點人員、重點機構(場所)及環境物品,從疫苗接種、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環境消毒、閉環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25家重點部門包括:衞生健康部門、隔離場所工作專班、國際航班入境防控指揮部、太原海關、&&境邊檢總站、航産集團、中鐵太原局集團、郵政管理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商務部門、宣傳部門、文旅部門、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公安部門、司法部門、民政部門、住建部門、藥監部門、工信部門、人社部門、行政審批部門、醫保部門、通信管理部門。
按照省疫情防空辦要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壓實政府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和個人防護責任,全方位抓好重點行業、重點機構(場所)、重點人員防控措施落實,分門別類建立本地、本部門和本單位重點人員和單位管理&賬,實施精準化、動態化、數據化管理,將核酸(抗原)檢測、消毒通風、疫苗接種、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貫穿於&賬管理全過程,切實保障疫情防控安全平穩。(記者 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