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代表團提交全團建議
【重點關注】支持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摘要
山西作為中部地區最北部省份,在區位、能源、氣候、網絡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且數據中心産業發展迅速,多項指標位於全國前列、中部第一,具備適合承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的各項條件。山西代表團提交全團建議,建議國家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案由
2020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頂層設計。2021年5月,為加快建設全國算力樞紐體系,國家四部委又聯合下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東部、西部地區布局建設8個國家樞紐節點。目前,國家尚未在中部地區布局國家樞紐節點。
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山西具有先天優勢,具備承建各項條件。
區位方面,山西地處中部,承東啟西、連南拓北。毗鄰京津冀科技創新、數字産業核心區域,距北京500公里左右,平均網絡時延僅10毫秒,是國家部委、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布局災備中心的最優區域,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基礎性數字服務産業的優選之地。雄忻高鐵建成後,太原到北京的時間將縮短至90分鐘,將大大促進山西與京津冀地區之間科技、數據、産業、人才等的交流與融合。
能源方面,山西不僅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風、光等自然資源富集,“十四五”時期,山西預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7800萬千瓦,可為國家樞紐節點綠色低碳運行提供可靠的動力支撐。大同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産業基地正積極推進150兆瓦本地消納光伏智能電站建設,率先在數據中心領域積極探索清潔能源“源網荷儲”一體化利用。
氣候方面,山西全年平均氣溫介於4—14攝氏度之間,氣候適宜,地質結構穩定,全省域處於適宜布局數據中心的一、二類地區。
網絡方面,太原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於2021年9月正式開通試運行,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於2019年7月開通運行,可為國家樞紐節點提供堅實的網絡保障。
産業方面,近年來山西數據中心産業發展迅速,根據測算,全省在用、在建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達到37.78萬架,其中在用數據中心上架率達到69%。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中心産業發展指數(2021年)》顯示,山西數據中心産業發展總指數、在用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數、在用數據中心上架率等關鍵指標均位於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建議
山西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交建議,懇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充分考慮山西數據中心産業發展取得的比較優勢和迫切的發展需求,支持在山西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幫助山西融入全國算力樞紐體系,為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貢獻力量。記者高建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