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牢底線 築好防線 ——全省各地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全省各地高度重視、迅速反應、嚴密防範,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做好高風險地區入晉人員管控,堅決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管控前置 守好“第一落點”
12月24日,在呂梁市大武機場航站樓3號進站口,記者看到,機場工作人員正在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同時落實查驗健康碼等防疫措施,現場井然有序,每個通道前都有工作人員引導,幫助旅客快速通行。
大武機場以最嚴標準、最高要求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多措並舉織密防控網,築牢疫情防控空中防線,確保旅客安全順利出行。
航站樓作為機場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大武機場嚴格按照最新防疫指南和標準,進一步加強中高風險地區入港人員管控,對進出港旅客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在旅客等待區、安檢口等區域,均設置免洗消毒液,以更細舉措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針對中高風險地區的來呂人員,我們按照疫情防控辦的要求進行信息推送、臨時隔離及轉運等工作。對發熱、紅黃碼旅客應急處置預案進行修訂完善,開展桌面演練,保證旅客安全。”該機場安全質量部部長王元&&。
同時,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工作方針,呂梁大武機場強化屬地“第一落點”管控責任,關口前移,管控前置,聯合當地疾控部門每3日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和航站樓全範圍環境檢測。
王元提醒廣大旅客:出行前一定要了解當地疫情防控政策,制定安全出行計劃,做好個人防護,群防群控,築牢安全屏障。
加強檢查 抓實“六字”措施
“打開微信,掃描行程卡,出口處查驗……”在河津市侯禹高速疫情防控檢查站,音響重復播放着這條音頻,提醒入晉車輛提前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碼。由河津市公安、衛健、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正對所有入晉車輛司乘人員進行查驗行程卡、健康碼,開展體溫檢測、登記等疫情防控措施。
“在查驗過程中,對行程卡中帶有星號,來自陜西西安、陜西延安的人員,要求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排查出的從西安乘車返運人員,立即報告指揮部。”河津市柴家鎮衞生院醫護人員柴少偉説。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需要,河津市在高速路口增設5個疫情防控檢查站,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嚴格按照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原則,進行24小時不間斷、全流程疫情防控檢查。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運城市對12月4日以來從西安市中高風險地區入運返運的,以及與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軌跡有交叉的人員,實施“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從西安市其他地區入運返運的,實施“7+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納入社區管理,嚴格“五包一”疫情防控責任制。下一步,運城各級各部門將壓實“四方責任”,狠抓學校、養老院、娛樂場所、醫療機構、藥店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流動,落實落細“控、篩、隔、快、早、嚴”六字防控措施,加強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做好全員核酸檢測相關準備。
聯防聯控 緊盯“三個重點”
“告知三元社區全體居民!近期從中高風險地區回來的,特別是西安來(返)臨人員務必到社區或者三元社區醫療服務站報備,請大家務必高度重視。”12月23日早上,堯都區三元社區工作人員拿着大喇叭循環廣播,並且在各小區內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條幅。同時,由社區幹部、網格長、網格員、志願者等組成的隊伍,開始上門摸排外來人員。
針對當前疫情形勢,臨汾市高度重視,立即激活應急響應機制,進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力度,落實落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12月22日晚,臨汾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總調度室發布《關於加強陜西西安來(返)臨人員管控的通告》,一是加強交通管制,自12月23日零時開始,嚴格排查陜西西安來臨車輛。二是即日起,自陜西西安來(返)臨人員,須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單位、村(社區)或所住賓館報告,執行“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日內有陜西西安旅居史的來(返)臨人員,分類做好健康管理。三是近期如非必要,建議廣大市民不要前往西安市。
在緊盯重點場所、重點人員、重點環節的同時,臨汾市一方面堅持“以練促防、以練備戰、以練聚力”,加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戰演練,各縣(市、區)通過實戰演練補齊短板弱項,全面提高應對突發疫情的處置能力,建立起一支指揮科學、訓練有素、反應迅速的疫情防控隊伍。另一方面,該市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運輸的畜禽肉、水産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堅持每週對冷鏈食品進行核酸採樣檢測,主要採集從業人員、重點食品、重點環境的樣本。臨汾市疾控中心採樣組工作人員王俞文説:“開展以冷鏈食品為重點的核酸採樣檢測,是確保安全的重要一環,目前已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嚴把食品源頭安全,築牢疫情防線。”(郭玉琴 周明飛 燕中興 董文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