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從點滴暖心事看三晉“民生溫度”

2021年12月17日 18:29:3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2月17日電題:從點滴暖心事看三晉“民生溫度”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劉翔霄

  政府牽頭“零工市場”解決務工人員的生計問題、用窗簾和高齡獨居老人“對暗號”知安危、家門口的社區食堂服務親切又平價……寒冬時節,記者走訪三晉大地,從二三小事中感受“民生溫度”。

  他們,不再風裏雨裏“蹲馬路”

  過去近30年間,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中銀大道建北橋口一直是當地有名的零工“馬路市場”。

  清晨四五點鐘,天還沒亮,不少務工人員就會趕來這裡,開啟一天的求職。大馬路上、商場門口,有人蹲着,有人站着,還有人來回走動。隨着務工者、用工者的聚集,橫穿馬路、跨越護欄現象多見,不僅造成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也頻繁發生。

  34歲的程曉鵬是運城市臨猗縣孫吉鎮薛公村人。去年,他在建北橋口“蹲”了一個月,早上天不亮就到,下雨天湊合找個地方避雨,前後總共接了4個活。

  2019年冬,由鹽湖區政府設立、鹽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第三方組織運營的綜合就業服務平台“運城零工市場”開始籌建。次年9月,市場開始運營,並為務工人員提供“520”服務:一葷一素、主食免費的5元餐,臨時休息室每晚2元,以及0元租賃各種簡單工具。

  程曉鵬記得,零工市場剛運營時,大家半信半疑,工作人員到現場宣傳政策,並專車接送大家去熟悉環境、進行用工信息匹配。人社局還牽頭建了一個微信群,便於求職、用工雙方信息共享。來到零工市場的第4天,他就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政府有公信力,找的都是靠譜的企業。”他説。

  “運城零工市場”的運行,不僅改變了務工人員的求職環境,還實現了用工信息的精準對接。鹽湖區人社局公共就業和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任平生説,一年多來,市場先後採集零工求職信息6000余條,提供就業崗位2萬餘個,促成就業5000餘人。

  與高齡獨居老人的“一簾”之約

  太原市有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團隊——“窗簾行動”服務隊。他們的出現,讓很多高齡獨居老人多了幾分安全感。

  “窗簾行動”服務隊發起者名叫張建中,退休前是一位火車司機。他和妻子組織大家做公益時,發現社區有不少高齡獨居老人。通過&&社區進行摸底,並徵得老人及其家人同意,服務隊選定了一些體弱多病的高齡老人作為服務對象。志願者每天清早七點到八點半之間定時在老人樓下巡查,若發現窗簾被拉開,表明老人安全,他們便會放心離開;如果窗簾沒有被拉開,他們會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詢問,防止意外發生。夜幕降臨,他們還會查看老人的窗簾是否已經拉上。

  “一開始試行了3個月。沒想到很多人點讚,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信心。”張建中説。

  67歲的志願者張巧富負責巡查杏花嶺區鐵路迎春社區兩位高齡老人。6月6日這天清早,她一如既往來到89歲獨居老人謝淑英的窗下,卻沒有看到老人像往常一樣拉開窗簾。老人心臟不好,前幾天還患了感冒。見此情景,張巧富心裏一陣緊張,急忙走上前去輕叩窗戶,只見老人隔着窗戶向她微微招了招手。她一邊跑去敲門,一邊給老人的兒子撥電話。等到老人的兒子趕到,她又幫忙把老人送往醫院,直至老人脫離危險才離開。

  “能給社會盡一點力,就覺得挺有價值。”張巧富説,加入“窗簾行動”後,自己每天6點就起床,到點就出勤,幫助別人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

  太原市“窗簾行動”志願服務隊有一套管理制度,包括出勤穿“制服”、定時窗外巡查、拍照後在微信群“打卡”等。從今年4月至今,已經有35名志願者和8個社區16位老人立下了“窗簾之約”,“窗簾行動”志願者隊伍也從最初的10人增至30多人。

  社區食堂的“鄰里之情”

  窗外的風“嗖嗖”地刮着,冷得很。記者推開太原市迎澤區老軍營街道辦新建南路二社區食堂的門,頓時感到溫暖如春。這裡原是一處廢棄的電工房,經過重新裝修、路面修整,今年國慶節開始運營。短短兩個多月,它便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口碑。

  11時30分,排隊打飯的人多了起來。74歲的桃園南一社區居民劉太來點了一份手工餃子,並在打飯窗口旁落座。“6兩16.8元,豬肉大蔥餡兒的,比自己做省事,也不貴。”

  83歲的馬金蘭老人説,這裡飯菜清淡可口,合乎老年人的口味。天冷,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出門不方便,社區食堂還提供送餐上門服務,飯菜和服務性價比都很高。

  正説話間,社區食堂工作人員武曉萍端來了熱乎乎的餃子湯。“我們服務的大多是老人,兩個月來互相都熟悉了。我們&&端個盤子、盛點湯是常事,大家在一起挺和諧。”

  今年以來,太原市把建設社區食堂作為推進社區建設和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工作之一,通過政府提供補助、餐飲企業參與建設的方式,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餐飲服務。新建南路二社區食堂是太原市首批投入運營的20家社區食堂之一,服務範圍輻射周邊六七個社區。

  負責食堂運營的山西膳立德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少東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昨天和前天就餐人數均為1123人,人均消費11元上下。社區食堂每日菜品有上百種,60歲及以上老人就餐打九折……山西人愛吃麵食,社區食堂除提供手搟白麵外,每天至少還有兩種粗糧面,鹵有4種、小料有11種。菜品價格很惠民,包括1元的泡菜、8元的過油肉……

  太原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太原市計劃3年內在全市建設500個社區食堂。(完)

[編輯: 吳銀冰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7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