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2月11日電(楊曉飛)“85分鐘的《我們是第一書記》是在3000多個小時的真實素材裏創作剪輯而成的。”新聞紀實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10日在山西大學城點映時,影片導演團隊成員王瑞鑫向山西傳媒學院、太原理工大學、山西醫科大學60余名觀影學生分享影片的背後故事。
據悉,由新華社榮譽出品,新華網、北京精彩、北京人傑、華錄百納聯合出品的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3日起在全國上映。該片是國內新聞領域首次嘗試以新聞素材依託電影方式進行融合創作的大銀幕作品,以平凡視角講述了多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搞産業、辦教育、抗天災、保豐收、易地扶貧搬遷的感人事跡。
西藏定日縣宗措村原第一書記旺青羅布帶領村民養殖珠峰綿羊,帶動全村富裕;四川布拖縣博作村原第一書記胡小明在當地教育事業中堅持“一個都不能少”;貴州望謨縣坡頭村原第一書記劉恭利帶領貧困群眾搬出大山……影片通過“新聞採訪+電影”的方式講述着脫貧攻堅一線第一書記們的故事。
“當‘近一億人的命運由此改變,超1800人為之犧牲奉獻’的字幕和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犧牲的第一書記的照片出現在銀幕上時,我很難受,但也很感動。”山西傳媒學院學生王超蘭説。
“看著影片中的孩子説雞蛋是甜的,這讓我鼻子酸酸的。”看完影片後,山西醫科大學學生趙麗&&,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經過多年的攻堅克難,村民舉家搬遷住進樓房,這些翻天地覆的變化,更讓她直觀地感受到了第一書記們“改變世界”的力量。
比起曲折的電影故事,真實的生活更加動人。“當旺青羅布看到我們帶着‘長槍短炮’來到他們村莊,他主動上前讓我們幫他拍攝抖音,因為他想讓他們村裏的羊賣得好一點。”王瑞鑫介紹説,當旺青羅布向他們跑來的時候,他還以為旺青羅布已經知道他們是來拍攝旺青羅布自己的故事。
“作為電影人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把這個時代‘最真實、最質樸、最打動人心’的好故事保留下來。”王瑞鑫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