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籃球隊 一塊金招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5 09:34:00
來源:新華網

一支籃球隊 一塊金招牌

字體:

  新華社瀋陽5月24日電(記者張逸飛、林德韌)連續三年總決賽,連續三個4:0。

  遼寧男籃就此完成三連冠,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歷史上留下了又一個輝煌的腳印。

  2016年以來,遼寧男籃兩次獲得全運會冠軍,7次闖進CBA聯賽總決賽,其中4次奪取總冠軍。一支籃球隊,成為一個省份的金字招牌。

  是遊子的鄉情,是經濟的動力,也是奮鬥的號角。一顆籃球點亮萬家燈火,成為千萬人的精神寄託。

  體育的力量,彰顯無遺。

  5月22日,遼寧隊奪冠後在頒獎儀式上慶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遊子的鄉情

  “作為遼寧球迷,無疑是最幸福的。過去這十年,是青春的、是激情的、是遼寧的。”遼籃奪得三連冠後,遼籃球迷劉鵬飛在朋友圈這樣寫道。劉鵬飛是遼寧錦州人,從上學、就業到成家,在北京已經二十餘年。10年前,他參與創立球迷團體“北漂男孩愛遼籃”,如今已有超2000人的規模。

  球迷團體“北漂男孩愛遼籃”部分成員集體看球時合影

  遼籃持續的好成績引發全國各地遼寧籍球迷的關注,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産生了大大小小的遼籃球迷團。在各個客場,為遼籃助威的遼寧球迷方陣也成為CBA賽場一道獨特的風景。

  “我感覺遼籃可能就是我們在外生活工作的遼寧人的一個精神寄託。當一支家鄉球隊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很多情緒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了。我們發自內心地為家鄉驕傲,希望家鄉變得更好,所以大家也不自覺地把這樣美好的願望寄託在這支隊伍身上。”劉鵬飛説。

  李碩是劉鵬飛高中的同桌,目前也在北京生活。5月20日總決賽第三場,“北漂男孩愛遼籃”在位於北京西城區的遼寧飯店組織了看球活動,李碩所在的4S店還為活動提供車輛接駁服務。

  “大家都是在北京的遼寧人,籃球把我們聚到了一起。有時候有些事,有機會互相幫襯幫襯,那多好。比如當天我們店裏很多小夥子小姑娘也來了,萬一能在‘520’這天找個對象呢。”李碩説。

  球迷團體“北漂男孩愛遼籃”集體看球時合影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鄧昊是長三角地區“星火遼員”球迷會的一員。從遼足到遼籃,在這些隊伍身上,鄧昊寄託著自己的鄉情。

  遼寧男籃第一次奪得CBA總冠軍是在2018年,而此前6次闖入總決賽全部敗北。“2018年4月22日,那天晚上我們在上海虹口體育場外一個燒烤店看球,大概100來個人。終場哨響的時候,好多人都是當場就哭了。現在想想看,有一種悲情英雄的感覺,一直在努力,永遠不放棄,最後終於達到了目標,我想這就是大夥哭的原因。”鄧昊回憶。

  5月22日,遼寧隊主教練楊鳴在總決賽第四場比賽中在場邊指導。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採訪中,很多球迷都提到了遼寧隊主教練楊鳴在2022-2023賽季總決賽結束時的一段發言:“遼寧隊在全國其他一些地方比賽的時候,有很多在當地生活的遼寧人,在現場不遺餘力地加油。沒有人喜歡背井離鄉,只是生活所迫,他們把普通人或者説想成為成功人士的命運交給了其他城市,但他們都有一顆愛家鄉的心。”

  “我特別認同楊鳴這段話。籃球,現在就像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鄧昊説。

經濟的動力

  競技體育引線,牽出諸多新玩法,更為當地帶來了更多新的商機。以今年CBA聯賽為例,遼寧體育館周邊成為人氣爆棚的地方,帶動了吃住行玩各行業的消費。據初步統計,遼籃主場比賽日,瀋陽奧體商圈餐飲業客流較平時增長33.7%,銷售額增長30.4%;周邊酒店住宿需求旺盛,環比增長15%。

  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曹陽這樣總結:賽場化作舞&,弘揚遼寧文化;遼籃成為“頂流”,拉動體育消費;看CBA已成時尚,觀賽之餘遊瀋陽品美食……冠軍球隊遼寧男籃的主場持續火爆。

  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曹陽(右)與遼寧隊球員弗格在頒獎儀式上

  “籃球現在已經成為遼寧人民心中一桿越來越鮮明的旗幟,也成為大家茶余飯後討論的一個重要的公共話題。有了這樣的話題,這樣的情緒載體,這樣的流量,周邊就會衍生出很多商業模式,可以帶動競賽、服務、教育、生産製造等各個環節。”瀋陽體育學院經濟學教授付寶森説。

  付寶森介紹,遼寧體育館可以容納12000名觀眾,一場比賽如果滿座,則門票收入相當可觀。此外,以看球為主要目的衍生出的餐飲、娛樂、住宿、交通消費也十分可觀。“從人才培養、賽事組織,再到市場開發,遼寧的籃球産業已經有了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結構。”

  5月15日,遼寧隊在總決賽首回合中在遼寧體育館主場迎戰新疆隊。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展望未來,付寶森認為可以通過科技創新來為體育産業鏈上的其他環節賦能,激發出體育更大的能量,為社會造福。

奮鬥的號角

  遼籃奪得總冠軍後,遼寧省委、省政府向俱樂部發來賀信,信中寫道:“遼寧男籃再一次擦亮了遼寧體育的金字招牌,再一次為遼寧爭了光、添了彩,不愧為全省人民的驕傲!遼寧男籃的勝利進一步提振了全省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的信心決心,進一步激發了全省上下勇往直前、團結奮鬥的昂揚鬥志,為推動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注入了精神力量。”

  5月22日,遼寧隊球員在總決賽第四場比賽最後時刻慶祝。新華社記者 孟永民 攝

  在本賽季半決賽第五場關鍵之戰中,遼籃主場遼寧體育館全場鋪滿綠色助威衫,上面印著“身後不止4300萬”(球迷)字樣。無論在季後賽的主場還是客場,在街頭巷尾各個角落,都出現了諸多的“第二現場”。球迷們聚在一起為球隊加油,也從熱烈的氛圍中汲取精神力量。

  5月23日,球迷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迎接遼寧隊。新華社發

  籃球為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與更多人的人生軌跡産生了交集。趙慶龍是一名典型的“80後”遼籃球迷,從小看籃球、打籃球,到如今陪伴孩子練籃球,籃球與生活已經融在了一起。“遼寧籃球在經濟基礎、人才基礎都不算突出的情況下,能拿到現在這樣的成績,真是特別不容易。這樣的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我覺得也值得孩子們學習。”趙慶龍説。

  5月23日,遼寧隊球員弗格(右二)和隊友韓德君(左二)向球迷展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MVP)獎盃和冠軍鼎。新華社發

  趙慶龍的兒子趙長宏今年16歲,是海城金鴻U17籃球隊的隊長。雖然身高不算高,但通過刻苦訓練,他還是在籃球江湖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趙長宏在場上打控球後衛,球風深受趙繼偉影響,目前在五人制籃球、三人籃球方面都拿到過不錯的成績。

  “籃球打開了視野,鍛鍊了品質,這些東西,我相信在孩子步入社會之後也會有所幫助。”趙慶龍説。

  體育的精神,影響的絕不僅是體育。“遼籃是遼寧體育的旗幟,是遼寧的靚麗名片,以榜樣的力量點燃青春夢想,凝聚實現振興新突破的磅礡力量。”曹陽説。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