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頭圖

春運,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移”,承載着億萬中華兒女濃濃的鄉情、親情。隨着春節的成功申遺,更印證了“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稿件配圖

1月14日,春運首日,很多人踏上了回家的路。有這樣一趟列車,它從西安北站出發,抵達橫店站。中途到達河南商丘站時,因為列車運行行別發生變化,由上行變為下行,車次由G2028次更換為G2025次,與2025年巧妙重合。

稿件配圖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機車檢修段是和諧型電力機車檢修基地。春運期間,該段優化檢修流程,利用科技化、智能化設備對入段機車進行全面檢修,讓機車由內到外煥然一新,“健康”上線,助力春運客貨運輸安全暢通。

稿件配圖

 田華是西安鐵路局西安客運段寶雞三隊質檢員,她和丈夫韓驊同在K520次列車上工作。儘管在同一個車隊,夫妻倆卻只能在交接班時見面。春運期間,他們總是在短暫的相逢後分頭忙碌,守護着列車上每一個團圓的夢。

稿件配圖

1月21日,被稱為“秦嶺最美小慢車”的6064次列車上舉行了一場年味濃濃的“春節聯歡晚會”。多才多藝的鐵路職工齊上陣,和山區旅客歌舞聯歡,歡聲笑語充滿車廂。這趟列車是西安鐵路局所屬的7趟公益性“慢火車”之一,至今已運行67年,成為服務秦嶺山區老百姓的“幸福車”。

稿件配圖

人間煙火氣,年味漸濃時。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回家過年是讓幸福具象化的詞彙,而乘坐高鐵回家是春運途中便捷的選擇。

稿件配圖

2025年春運,讓我們跟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女子動車組機械師“小冷”劉可晨,一起看看動車組機械師如何守護春運回家路。你知道“TEDS分析員”嗎?重復的動車組部件,單調的黑白色圖片,她們每天用眼睛對着電腦為動車組“找茬”,“小冷”帶大家了解動車組“TEDS分析員”的工作內容。

稿件配圖

在蛇年春運的忙碌浪潮裏,有這樣一對“90後”“鐵路夫妻”。丈夫李志斌,在45米高的鐵塔上,與寒風對抗,和危險並肩,只為保障鐵路通信信號穩定,讓列車的“神經中樞”暢通無阻;妻子白歡,在5公里外的動車庫中,挎着沉重工具包,穿梭於一節節車廂,對動車組車載通信設備“精檢細修”。今年是夫妻倆攜手走過的第7個春運,一個在“空中”,一個在“庫中”,不同的崗位,一樣的責任!

稿件配圖

對列車來説,輪對就好比人的腿腳,列車經過長時間運行後,就需要對列車“腿腳”進行“體檢”。通過分解、除銹、探傷、鏇輪、組裝等一系列工序,檢修合格的輪對會被運往漢口、襄陽、信陽、周口等地,服務旅客安全出行。

稿件配圖

為了保障今年春運安全通暢,滿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西安鐵路局客車車輛段車輛乘務員徐長國所值乘的K1002次列車在春運期間“老驥伏櫪”,這是全國目前極少運行的25K型雙層列車之一。

稿件配圖

先上車後補票,這是6063次慢火車的“特例”。由於沿線乘車的大多是留守老人,有的需要步行很遠才能到達車站,有的連智能手機都沒見過,更別提在網上購票,於是這趟列車也破例允許大夥兒先上車、再補票。

稿件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