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團阿姨”成功入選“上海城市文明貢獻故事”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四團阿姨”成功入選“上海城市文明貢獻故事”

2025-11-23 18:49:07 來源:新華網

  近日,在2025年度上海城市文明貢獻故事評選中,奉賢區“四團阿姨”志願服務團隊光榮入選。她們以7年堅守、12萬次上門服務的紮實付出,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何為“鄰里守望”,何為“科技向善”。

  四團阿姨志願服務團隊成立於2018年,是一支扎根奉賢四團鎮的本地公益力量。7年來,她們堅持走進農村、貼近老人,累計開展上門服務超12萬次,覆蓋1600多位獨居、空巢與留守老人。從最初簡單的量血壓、話家常,到熟練運用“牽掛碼”等數字工具,團隊逐步形成“真情服務+數字賦能”雙軌並行的特色模式,讓傳統為老關懷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為鄉村養老注入可持續的溫暖力量。

  從“心”出發,用“碼”牽掛

  四團阿姨團隊將七年上門服務的溫暖經驗系統凝練為“心到、身到、想到、聽到、做到”的“五到”工作法,並依託“牽掛碼”系統構建起“一次問候、一番傾聽、一次測量、一張照片、一鍵發送、一次告知”的“六個一”服務閉環。

  令人感動的是,這群平均年齡58歲的阿姨們,從最初面對智能手機時的不知所措,到如今能熟練操作系統完成全流程服務;從需要反復請教年輕人,到能獨立處理各類技術問題;從對數字工具心存顧慮,到成為“技術慈善”的積極推廣者,她們用不懈的學習熱情打破了年齡與技術的壁壘,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與透明度,更成功預警並協助挽救了10位病危老人,真正將“牽掛”落到實處,讓科技服務於人、溫暖到心。

  我不只是志願者 更是幾百位老人的“孫女”

  代倩倩作為“四團阿姨”團隊發起人之一,受勞模精神感召而投身基層。七年間,她騎着電瓶車忐忑地穿行於鄉間小路,從一位略顯生疏的“外來客”,逐漸成為老人們交口稱讚的“親孫女”。

  3600多個小時的真誠陪伴,讓她與數百位老人結下深厚情誼。“他們把我當作親孫女,我也因此擁有了幾百位爺爺奶奶。”她動情地説。如今,代倩倩已將這份溫暖傳遞至高校課堂,帶領青年學生用技術賦能公益,完成從“被感動”到“去感動”的成長跨越,讓志願服務的精神薪火相傳。

  “2025年對我們四團阿姨來説是心懷感恩的一年。我們為老服務的點滴付出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這份榮譽屬於四團這片熱土上的每一位志願者。”奉賢區一點公益發展中心運營總監謝文軼説道:“為此,我們在四團鎮這片公益熱土上發起‘技術慈善’新模式,將‘愛無距 孝在線’數智化應用和‘四團阿姨數字夥伴計劃’與更多同行分享。我們真誠希望,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能夠幫助提升公益服務效能,讓我們四團的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新時代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七年堅守,十二萬次叩門。四團阿姨用真摯的陪伴,在鄉間田埂上寫下了溫暖的答案。她們以平凡之軀點亮不凡微光,讓技術傳遞牽掛,讓服務溫暖人心。這份榮譽,不僅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無數個“她們”的致敬——願每一份善意的種子,都能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綻放出屬於整座城市的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 史依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