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號”來信》圖片展走進上海外國語大學 期中之際送上心理關懷
11月19日,“青春逐光——《‘600號’來信》欄目進校園”圖片展走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在虹口校區一號樓與松江校區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大樓同步展出。活動旨在通過輕鬆、生動的形式,引導高校學生關注心理健康、識別自我情緒,在忙碌的學業節奏中呵護心靈成長。


《“600號”來信》是新華社上海分社聯合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自2023年起推出的全媒體欄目,聚焦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心理健康話題。欄目自開播以來已推出20期全媒體作品,全網總點擊量超過一億次,在新華社所屬及社外平台獲得廣泛關注與好評。
此次圖片展延續往期內容,從欄目中遴選大學生高度關注的考試焦慮、情緒管理、時間規劃、語言暴力等9個主題,通過線條漫畫與專家解讀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並應對學習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困擾。
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郎玲&&,展覽內容“特別貼近學生實際”。她説:“像考試前頻繁想去廁所這種情緒反應,展板裏講得非常細,也給了我一些真正能用上的方法,讓人覺得很有幫助。”
西方語系的學生周方園&&,近期同學們剛經歷期中考試,又面對密集的小組報告,壓力驟增。“展覽內容細緻又實用,讓人看了倍感親切和安慰,讓我覺得再困難的階段也總會過去。”
語言科學研究院的博士生駱仁能説,博士生壓力普遍較大,展覽用詼諧的方式呈現學生常見困擾,“能讓人在科研壓力中短暫放鬆一下,讓人忍俊不禁。”


除圖片展板外,現場還陳列了“600號來信”系列文創産品,包括帆布包、卡套、水杯等,以心理主題融入創意設計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學生與游客駐足。西方語系的教師冀潤雨認為,無論是展覽主題還是配套文創,都以年輕人熟悉的方式呈現,將心理健康知識轉化為更易理解、更願意接觸的表達,讓學生在輕鬆氛圍中獲得共鳴與 啟發。
當晚,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舉辦的2025級新生迎新晚會上,西方語系與新華網合作的“言吾心旅·青春逐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長計劃正式啟動。晚會現場通過祝福心“晴”小貼士,情緒諧音梗搶答、學生“成長煩惱”展示、“心旅”導師團成立等環節,為同學們打造了一個輕鬆表達情緒、獲得心靈支持的交流空間。西方語系黨委書記施海倩和副系主任(主持工作)楊明為首批“心旅導師團”成員頒發聘書,象徵着該計劃在校內正式落地。未來,該項目將圍繞心理健康主題展、專家講座、壓力調節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為學生打造更完善的心靈成長支持體系。


本次《“600號”來信》圖片展後續將繼續走進更多高校,通過圖文結合、互動體驗與文創展示等形式,讓心理健康知識更生動、更可感,為高校學子提供持續的情緒陪伴與支持,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日常學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