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商”到“贏商” 奉賢用“服務速度”換企業“發展加速度”
一杯杯咖啡香氣飄出街角,一間間客房在夜裏亮起暖燈——奉賢區奉浦街道遠東路上,新開業的TAB咖啡試營業首周人氣火爆,而一路之隔的全季酒店遠東路店,已連續多月超額完成業績指標。兩家商戶看似尋常的經營日常,背後卻是奉賢區與市場主體“合力共贏”的生動注腳。

酒店開業即“黑馬”,生動詮釋“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
“原本我們是不被看好的,集團説可能爬坡期要用半年,要慢慢養。但在我們實際經營過程當中,完全超出了預期。”全季酒店奉賢遠東路店負責人宋開明站在酒店大堂,看著來來往往的客人,臉上洋溢着驚喜。
今年3月18日,全季酒店奉賢遠東路店正式對外營業。作為上海首家5.0旗艦店,集團內部原本預計需要至少半年的“養店期”才能實現穩定客流。然而,僅僅18天,酒店的出租率就突破了80%。
“4月份我們開始逐月遞增,5月份綜合預估入住率都在100%以上,然後一直維持到現在。”宋開明透露,8月份更是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完成了145%的入住率。

這家全季旗艦店的成功並非偶然。酒店選址在奉賢新城高速口旁,既鬧中取靜,又交通便利。但更讓宋開明感慨的,是奉賢區的營商環境。
“這個項目我很有感受。”據宋開明回憶,酒店註冊時自己曾因缺乏相關經驗,在籌備時耗費了許多時間,直到輾轉來到奉浦街道營商服務中心,在全生命周期平台服務專員和市場所工作人員的專業指導下,“很快就完成了材料提交,三天內營業執照就拿到了”。2024年5月份簽約,6月初奉浦街道就組織了消防、工商、規建各部門開了一次協調會。街道的高效響應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我們幾乎沒操什麼心。”
咖啡店“精準”定位,政府“做媒”實現商圈共贏
高效的政務服務為企業贏得了市場先機。而政府部門所做的,不僅僅是加快審批速度,更有精準的資源匹配。與全季酒店一路之隔,本土咖啡品牌TAB的新店正在試營業,當初店舖的選址就得到了街道的“牽線搭橋”。
奉浦街道營商環境辦公室主任黃詩雯告訴記者,“在TAB提出要開設第二家新店時,我們了解到新店的定位是咖啡和簡餐同時推出。中澳城這邊正好有個合適的鋪位,一路之隔就是我們的全季酒店,其中的商務客戶對於咖啡和輕食簡餐有高品質需求,我們認為可以結合起來,就將TAB推薦到了這裡。”

“街道還是挺支持我們的,包括從選址、裝修,我們外圍的一些外擺露&之類的,其實都受到了街道的大力支持。”TAB咖啡主理人李凱強&&,如果沒有政府的協助,店舖不可能如此迅速成型。
開業後的盛況也證實了區域流量交融傳遞的良好效果。“試營業期間,我們整體的客流量是超出預期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跟不上這一波流量。”李凱強坦言,開業火爆程度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全生命周期”服務護航,讓企業開業跑出“新速度”
奉浦街道對企業的支持並非個例。對於許多創業者而言,開辦新店最頭疼的莫過於來回奔波、反復提交材料的審批流程。然而在奉賢,這種舊印象正在被顛覆。通過“提前介入、精準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治理新理念,政府部門正主動轉身,從“管理者”變為“服務者”,助力企業高效完成開業審批,將寶貴的時間真正還給商戶。
這種轉變並非空談,而是落實在一個個具體的環節中。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就是關鍵一環。“竣工備案證明是一個工程項目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環節,關係到企業後續的投産開業。但它的流程和資料比較繁複,企業不熟悉就會影響進度。”奉賢區安質檢站副站長丁超介紹。
以全季酒店遠東路店項目為例,在得知企業存在驗收困難後,區安質檢站主動邁出了“三步”:“靠前一步”,在驗收前就將完整流程、全套資料及消防、質量等關鍵節點一次性告知企業,讓其充分準備;“主動一步”,建立微信工作群,讓監督人員、驗收人員與企業實時溝通,在線解決問題;“走快一步”,在企業遞交全部資料後,實現“收齊即審、即審即批”,力爭審批“零等待”。

這套為企業“搶時間”的服務理念,也在街道層面形成了系統化平台。奉浦街道城市管理服務站負責人林麗&&,自2021年探索網格治理以來,街道逐步摸索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工作體系。2025年,借上海市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的東風,街道正式成立了城市管理服務站,即全生命周期服務平台。
該平台將新店開業、店舖裝修、商業活動等高頻率事項整合為“一件事”,設立商事登記綜合窗口。商戶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後&即可啟動多部門並聯審核,從根本上減少了商戶的奔波之苦。
“措施推出後,正常辦理周期縮短了80%,商戶平均跑動次數從原來的12次減少到了2次。”林麗説,“我們現在思考的是,如何讓商戶跑動得更少,甚至一次都不跑。”
政企同頻共振,形成“你助力我成長,我反哺你繁榮”良性循環
從一家酒店的快速落地到一家咖啡店的精準匹配,奉賢區用實實在在的舉措,詮釋着“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政府服務主動轉型,為企業成長“鋪路”。商戶則以優質産品和苦練內功積極“接棒”。
“原來集團都不看好奉賢,現在大家都把我當‘黑馬’。”宋開明笑着對比今昔。全季酒店奉賢遠東路店用遠超預期的業績贏得了集團的認可,不僅成為了上海首家5.0旗艦店,更被樹立為集團在上海展示的標杆。
面對客流壓力,李凱強和團隊沒有盲目擴大經營,而是放慢腳步,專注打磨每一杯咖啡。“在沒有做到滿意之前,我們還是以試營業的狀態開放。”李凱強説,團隊特地請來專業老師到店指導,將出品流程全部重新校正,同時不斷擴大服務團隊,加大培訓,提高服務質量。“這是我們團隊近期最努力想做的一件事。我們主打的是咖啡,希望能慢慢打磨,把品質和服務都做得更好,讓整個團隊能承接得住大家對我們的期望。”
當政府的“服務力”遇上企業的“産品力”,當區域的“發展潛力”碰上投資者的“堅定信心”。這種“你助力我成長,我反哺你繁榮”的良性循環,同頻共振,讓營商環境從“單項服務”變為“雙向奔赴”。正如宋開明所言:“奉賢不缺市場,只要是好的産品,來這裡就能成!”當優質服務遇見堅守品質的人,共贏的故事便沁入了城市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