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黨建引領破解物業費“調價難”, 曹楊金楊園實現“質價雙升”
“如今樓道每週都有專人打掃,停車秩序好多了。物業費雖然上調了,服務質量也跟着上來了。”日前,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金楊園小區的居民站在整潔的樓道前,對小區近期通過的物業費調整方案&&滿意。
物業費調整,一直是不少老舊小區面臨的共性難題。金楊園包含兩個典型的售後公房小區,其中金楊園小區擁有33棟樓道、808戶居民,芙蓉園小區擁有31棟樓道、927戶居民,物業費標準已連續十年維持在每平方米0.8元。隨着物價和人力成本持續上漲,物業公司運營壓力驟增,導致保潔頻率下降、停車管理混亂等問題頻發,居民投訴不斷,小區陷入“低收費,差服務”的惡性循環。
面對這一持續多年的治理難題,金楊園居委會主動跨前,將破解物業費調價難題作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關鍵突破口。“突然説要漲物業費,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抵觸。但居民真正反對的並不是漲價本身,而是擔心‘錢漲了,服務沒跟上’。”金楊園居民區準確把脈群眾心理,明確提出了“先改進服務、再協商調價”的工作原則。

居委會工作人員點對點收集居民意見
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居委會迅速將理念轉化為行動,“三駕馬車”聯合一起同向發力,帶着黨員、樓組長扎進居民中,把“要漲多少錢”的討論,變成“大家最想改什麼”的徵集。金楊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劍英説:“我們設立了多種溝通渠道,在小區大門口設置意見箱,在樓組微信群發起線上徵集,還組織黨員和樓組長點對點上門聽建議。目的就是把居民的真實想法摸清楚、把急難愁盼問題收集上來。”
“樓道保潔頻率太低,有時半個月都看不到人打掃。”“停車區域垃圾清理不及時。”“外來車輛過夜停放嚴重,業主反而沒地方停車。”“物業維修價格不透明,服務進度也缺乏反饋。”通過廣泛徵詢,居民的訴求被逐一梳理出來。物業公司迅速響應,調配人力物力推進服務升級:樓道保潔由原來不定期甚至長期不清掃,改為每週至少一次徹底清理;公共道路和停車場實現每日清掃,確保車輛挪走後垃圾及時清除;歷年公共收益賬目及維修價目全面公開,物業維修電話24小時保持暢通。

小區保潔對樓道進行清潔
針對停車管理這一突出難題,通過多輪居民座談會、意見徵詢會,最終制定出全新的《小區停車管理辦法》,並經業主表決通過。徐劍英説,新規的核心是“價格杠桿”與“精細管理”相結合:“我們通過階梯式收費調節外來車輛過夜停放,同時設立‘親情車’制度滿足居民探親需求,讓車位資源真正優先服務於業主。”李先生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外來車交5元就能停一整天,現在超過時限按每小時10元收費,周邊外來車輛過夜‘蹭停’現象明顯減少。”
隨着物業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金楊園兩個小區的物業費調整方案最終順利獲得高票通過,從原來的每平方米0.8元上調至1元,實現了從“不願交”到“願意交”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充分表明,在基層黨組織引領下,通過真誠溝通、精準響應居民需求、系統優化服務機制,可以有效破解物業費調整的困境,推動社區治理良性循環,真正提升居民獲得感、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