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街區3.0版“共享公廁”地圖上新!掃碼還能看排隊情況
國慶長假臨近,徐匯區武康安福風貌街區煙火氣漸濃。街角的獨立設計師飾品店艾特裏裏(RiotLILY)內,店員正小心撕下櫃&前的2.0版“公廁地圖”,換上由街區黨支部書記送來的全新3.0版——兩張印着淡墨香的點位表,一張覆蓋武康路—安福路街區,另一張延伸至延慶路—東湖路周邊,為即將到來的“黃金周”游客提前備好“方便指南”。
從“應急試點”到“常態長效”
今年五一前夕,針對武康—安福風貌街區游客“如廁難”問題,湖南街道迅速啟動“民情快辦”機制,依託片區黨委多元協商平台,在商戶、居民區等多元主體協同參與下,僅用3天便繪製完成包含22個點位的《武康—安福風貌街區五一公廁地圖》,有效緩解假期如廁壓力。

街區書記向沿街商戶發送“公廁地圖”
五一假期後,街道復盤公廁開放數據,街區黨支部邁開“鐵腳板”走訪商戶、收集反饋。參與開放的商家普遍&&,開放公廁不僅便利游客,更帶動了人流與消費,讓商戶從“治理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基於積極反饋,“共享廁所”由此從應急試點轉為常態服務,街區共治模式實現從“被動響應”到“長效保障”的升級。
經過近5個月優化完善,3.0版“公廁地圖”正式亮相。此次新增《延慶路—東湖路街區及周邊日常開放廁所點位表》,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街區黨支部書記帶隊將200余份新版地圖張貼至沿街商鋪,不少商戶&&:“一張小地圖,既方便別人,也帶來客流,是雙贏好事。”
繪製“姊妹版”,擴大服務半徑
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疊加,武康路—安福路、延慶路—東湖路街區預計人流峰值近10萬人次。為應對“井噴式”人流,湖南街道依託片區綜合治理平台,以片區黨委為引領、街區黨支部為牽頭,聯動“一建三公”力量,發動居民區微網格員通過“走四百”(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暖百家心)行動,常態化走訪企業、商鋪及新就業群體,廣泛收集對共享公廁的意見建議。

沿街商戶正在店內醒目位置張貼3.0版“公廁地圖”
借助“企事快辦”服務體系,街區黨支部主動對接新入駐商戶,用“婆婆嘴”耐心溝通,將符合條件的廁所納入共享清單;街區共治委員會走訪共建單位,推動社會廁所開放。在多方協作下,原有22個點位基礎上,新增地鐵站內公廁,以及瑞金醫院遠洋分院、襄陽公園、烏中市集、悟錦大樓等9個共享點位,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覆蓋圈”,推動資源精準延伸至基層末梢。
依託多元協商平台高效整合信息,僅用48小時,3.0版地圖便完成刊印。目前,片區共有5個公共廁所和31個共享廁所點位,涵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居民區黨群服務站、社區食堂等場所,最大限度向游客開放優質資源,切實提升如廁便利性。
二維碼破解“等候難題”
細心游客發現,3.0版地圖最大亮點是新增二維碼——這一“掌上服務”功能源於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
此前五一期間,部分商戶反映,高峰時段部分廁所排隊長,另一些卻“門可羅雀”,資源不均。對此,片區民情快辦工作站依託“七個一”工作機制,在片區黨委“多格合一”引領下,聯合街道城運中心、城建中心及共治單位共商共議,聚焦科學引流、均衡使用、提升體驗等關鍵問題,推動服務優化。

“梧桐智慧尋廁”小程序
如今,游客只需掃描地圖二維碼,即可進入“梧桐智慧尋廁”小程序。系統清晰標注5個公共廁所及31個共享廁所位置,支持實時定位最近點位。平台採用紅、黃、綠三色標識“繁忙”“較少”“空閒”狀態,幫助游客合理選擇,實現智慧分流,緩解高峰“找廁難”“排隊久”問題。步行導航功能更實現“一鍵找廁、方便無憂”。
點開“梧桐智慧尋廁”小程序,一份“風貌街區文明公約”首先映入人們眼簾。這是街區黨支部發動商戶,開展街區大討論,引導商戶共同制定的。旨在運用風貌街區治理管理軟法指引,實現“小切口大民生”,提升街區管理治理的溫度。
邁向跨區域“化學融合”
3.0版“共享公廁地圖”的推出,是民生服務與“企事快辦”機制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彰顯了社區治理的速度與溫度。
據悉,湖南街道將發揮地理相鄰優勢,在黨建引領“多格合一”治理聯動機制下,聯合徐匯區天平路街道、長寧區新華路街道,以武康大樓周邊區域為試點,以公廁等公共資源共建共享為切入點,持續推進跨區域文旅商體展融合發展,推動區域社區治理效能實現“化學融合”,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優質的街區服務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