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進鄉鎮小學,第二場中華小故事賞析分享會在巴楚多來提巴格鄉第二小學舉辦
“日落,落下,下雨……”一個個國通語詞彙依次不斷從參加“詞語接龍”游戲的家長嘴裏跳出,全場同學的歡呼聲、加油聲此起彼伏。“要不是今天這場活動,我可能都不知道我能猜出這麼多國通語詞彙!”獲得“你説我猜”游戲優勝的家長依米熱尼·艾力説。
9月17日上午,由新華網上海頻道、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主辦的第二場“小手牽大手——中華小故事系列賞析分享會”在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第二小學成功舉辦。這是也是系列活動進入的第一所喀什地區鄉鎮學校。
新華網上海頻道聯合上海水木華語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了中華文化系列原創動畫片,通過一則則神話故事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分享會上共播放了《精衛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三支動畫片,向活動現場的25個家庭講述中華民族先祖的偉大事跡與高尚品格。
“我最喜歡的動畫片是《大禹治水》,因為大禹是一個公正無私、很有智慧和責任感的領袖。”五年級五班的凱熱麥·阿卜杜薩拉木説。
穿插在三則動畫片播放間隙的是“正話反説”“繞口令挑戰”等國通語趣味游戲環節,現場學生與家長雙雙“組隊”進行挑戰、比拼。


“‘楚大美巴’反過來説是‘大美巴楚’,剩下的詞語倒過來説是‘瓜果飄香’‘刀郎歌舞’和‘繁榮富裕’!”阿熱孜姑麗·熱合曼在侄子的邀請下參與了本場活動,並在“正話反説”環節取得優勝。自上海師範大學師範專業畢業後,阿熱孜姑麗·熱合曼回到喀什,正在當地教培機構從事國通語推廣和教學工作。
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第二小學黨委副書記王曉琴説,分享會上大家玩得也開心,學到的也不少,家長們在分享會上展現出的國通語應用水平都非常不錯。

分享會後,主辦方向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第二小學捐贈書籍《近鏡頭:溫暖的瞬間》和小天中華文化學習機,學習機由上海水木華語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與新疆日報社聯合研發,內部集成了數百集動畫片,系統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供師生在校使用。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開展國通語推廣工作,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第二小學舉辦了各色活動,如設立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周,以月為單位更新活動主題,還在校內舉辦經典誦讀、課本劇表演、紅歌比賽、書法比賽和主持人大賽等多項活動,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國通語應用氛圍。另一方面,學校還結合石榴籽小先生活動手冊,開展“我給父母當老師”“小小故事家”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