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牽大手——中華小故事賞析分享會”活動走進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小手牽大手——中華小故事賞析分享會”活動走進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

2025-09-18 11:52:15 來源:新華網

  “夸父是誰?”

  “夸父是一則成語故事,我來給你講講……”

  17日,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的50位學生和家長集體收看中華小故事原創動畫片。

  “看了夸父追日的動畫片,我感受到了他拼搏、奮鬥、不懈的精神,這是我們現在學習也需要的。”七年級學生謝伊代・努爾艾合麥提説。

  當天,由新華網上海頻道、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上海中心主辦的“小手牽大手——中華小故事賞析分享會”第三場活動走進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分享會通過原創動畫片、互動游戲等環節,讓學生和家長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華網上海頻道聯合上海水木華語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了原創系列動畫片《上下五千年》,通過一則則神話故事、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講述中華傳統文化。

  在系列動畫片播放期間,分享會邀請25對學生和家長“組團”參加游戲環節,游戲分為“正話反説”“繞口令挑戰”“你畫我猜”“詞語接龍”等。

  

  “大美巴楚”“瓜果飄香”“甘草加工”……即便將文字順序打亂,42歲的學生家長努爾·艾克木都能順利地搶答念出正確答案。

  “我在一旁給了一點小提示,但父親的發揮還是非常好。”一旁七年級的兒子米熱不拉·努爾説。“精衛填海的動畫片打動了我,小鳥身上堅持不懈做一件事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品質。”22歲的木牙塞爾·熱合曼説,她作為學生的姐姐參加了當天的分享會。

  

  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校長阿依夏木姑·吾甫爾説,學校開設了書法、大鼓、獅子舞、朗誦、剪紙等傳統文化社團或課程,學生反響熱烈,踴躍報名。

  距離學校10分鐘車程的巴楚縣城,上海援疆幹部近年來投身於巴楚圖書館的內部建設,打造了6萬多冊的藏書庫,同時開設了古典樂器、非遺、民俗藝術畫等多種傳統文化活動,逐漸打造出“胡楊書院”品牌,並總結出了禮、義、仁、和的黃楊品質。

  “我們定期會組織學生前往圖書館,4個班級一批參與‘胡楊書院活動’,每一個學期基本覆蓋全校2500多名學生。”阿依夏木姑·吾甫爾説。

  “分享會所體現出的堅持不懈、勇於犧牲、舍小家為大家的民族品質和巴楚的‘胡楊品質’高度契合,易受到當地學生和家長的認同。”上海援疆幹部陳文瓏説。

  分享會後,主辦方向巴楚縣阿納庫勒鄉第七中學捐贈書籍《近鏡頭:溫暖的瞬間》和小天中華文化學習機,學習機集成了數百集動畫片,系統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供師生在校使用。

  “小手牽大手——中華小故事賞析分享會”從16日開始,陸續走進喀什地區的六所中小學。

[責任編輯: 史依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