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公安無人機賦能交通管理:科技引領效率革命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奉賢公安無人機賦能交通管理:科技引領效率革命

2025-09-12 10:51:43 來源:新華網

  在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郊區地域廣闊而警力相對有限,交通事故的快速響應與高效處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年以來,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交管支隊在市局交管總隊和警航總隊的指導支撐下,創新性引入無人機技術,通過交管指揮架構升級、智能算法研發、應用場景拓展,構建多輪驅動的智慧交通處置體系,實現事故處理、非現執法效率的飛躍式提升。  

  科技破局:無人機解決四大交通處置難題

  傳統交通事故處置中,警力覆蓋半徑大、現場勘查耗時長、安全防護風險高以及夜間照明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事故處理的效率與安全性。

  奉賢公安分局交管支隊通過深入調研與實踐,利用無人機廣域作業能力和AI智能識別技術,成功破解了這四大難題。

  據奉賢分局交管支隊負責人介紹,無人機通過其快速響應能力,將傳統人力到場的“車程時間”大幅轉化為無人機的“飛行時間”,平均縮短到場時間約10分鐘。

  同時,AI智能識別技術替代了人工丈量,使事故現場繪圖的平均時間從20分鐘縮短至5分鐘,一般程序交通事故繪製現場圖的時間從平均20分鐘縮短至5分鐘。此外,無人機搭載的高流照明設備有效解決了低光環境下的可視度問題,提升了清障牽引、現場勘查等工作的效率。

  高空全景監控則通過觀察、喊話等功能及時輔助後&指揮決策,構建了“無死角”的安全防護網及全程伴隨支撐,有效避免了交通事故後二次傷亡的發生。

  流程重構:從“人到現場”到“數據跑路”

  奉賢公安交管支隊通過視頻展示了無人機事故處置的全流程。在快處場景中,接警員研判適合“視頻快處”的警情後,無人機迅速起飛,同時民警通過電話指導當事人設置警示標誌,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無人機不僅能遠程取證,還能實時監督撤離過程,並在事故車後方進行預警,提醒途經司機注意避讓。

  在助勘場景中,無人機實現了“勘查即撤離”的高效閉環。民警抵達現場後,無人機一鍵升空拍攝,完成後自動降落至車載充電箱,整個採集過程僅需30余秒。AI軟體自動生成草圖,現場處置時間大幅縮短60%以上,且因快速撤離未發生二次事故。  

  同時,奉賢交管支隊還率先全面應用無人機自動巡飛技術,通過後&預設巡邏航線、挂載設備、懸停點位等運行參數,生成規範化指令,對交通堵點、事故黑點進行自動化巡飛,日常飛行勤務時間達16小時,大大解放“飛手”警力。

  全域拓展:從事故處置到交通治理的生態升級

  奉賢公安分局交管支隊支隊長汪培敏&&,無人機不僅是事故處置工具,更是智慧交通的神經末梢。

  奉賢公安已在全市率先建成具備自動起降功能的智能機場,範圍覆蓋全區鎮級以上道路,形成網格化巡查網絡,實時發現事故並通過喊話警示。同時,每輛巡邏車配置了事故勘查無人機,實現“空中勘查”服務的全覆蓋。

  目前建立的“高速公路隱患預警場景”,研發了高速公路“散落物”“行人、非機闖入”“擁堵”“車速異常(緩行)”等高致禍交通隱患識別算法,可於後&識別實時視頻圖像,提醒異常情況,預警準確率達70%。今年以來,累計開展高速公路巡飛1200余架次,及時發現處置非機行人上高速、散落物、擁堵等隱患350余起,發現效率同比上升32.5%,因非機、行人上高速引發的交通事故“零發生”。  

  奉賢交管支隊還構建起了“智能查處”的非現場執法模式。對於違法停車,研發“違停抓拍”算法,智能識別違停車輛號牌,同步發送首違勸離短信,對告知後未駛離,或者駛離後短時內再次違停的,即拍攝確認,並短信通知當事人,完成處罰。5月起,經社會面公告後,奉賢區400余條路段均納入無人機智能巡飛執法範圍,已累計查處違停3000余起。

[責任編輯: 王若宇]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