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了!這一“法寶”將服務窗口“搬”到了居民家門口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升級了!這一“法寶”將服務窗口“搬”到了居民家門口

2025-08-19 15:24:56 來源:新華網

  酷暑當頭,出門辦點事變成了一種考驗,特別是對於一些腿腳不方便的爺叔阿姨來説,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能讓老百姓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就能把事辦好?

  近期,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主動跨前一步,將服務窗口直接“搬”到了居民的家門口。通過一個個小小的智慧移動設備,打造“社區事務遠程虛擬延伸服務窗口”,並在控江路18弄居委常設了一處社區事務遠程幫辦點。在炎炎夏日裏,為居民們送上了一份“零距離”的貼心服務。

  “綜合減負”業務 在“家門口”就能辦理

  近日,控江路18弄居委會一樓活動室裏人頭攢動,一場由中心主辦的“一網通辦·智慧服務零距離”推廣體驗活動火熱展開。現場諮詢和辦理熱度最高的項目,莫過於“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綜合減負”。

  對於許多家庭來説,這項政策是一道重要的保障。根據規定,在一個醫保年度內,參保人員的自付醫療費用只要超過其年收入的30%,超出部分便可申請減負,從而大大減輕就醫帶來的經濟壓力。每年的七八月份,恰逢醫保年度更替,正是這項業務申請的集中期。

  “我去年住了七八次醫院,想來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條件。”居民李先生説道。“本來大熱天真的不想跑遠路,但這個事情又關係到‘錢袋子’,不去不行。現在好了,這個活動直接開在小區裏,我走過來幾分鐘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

  

  辦事方便快捷是現場許多居民最大的感受。過去需要換乘幾趟公交車、排上許久的隊才能辦成的業務,如今在家門口的活動室裏吹着空調、喝口礦泉水,與工作人員聊聊天就能輕鬆搞定,這為酷暑中的“急難愁盼”帶來了一絲“清涼”。

  

  “綜合減負”只是此次下沉服務的一個縮影。在活動現場,一本名為“小白幫辦”的服務手冊格外引人注目。翻開它,幾乎就是一幅濃縮的“民生服務地圖”:從新生兒降生後的“出生一件事”,到青年人的靈活就業、失業補貼,再到中年人的職工退休,直至老年人的長護險評估、殘疾人服務等高頻事項,樣樣俱全。

  “現在方便太多了!”居民嚴阿姨説,“我們退休工人要申請長護險、殘疾證,以前經常要往返跑中心。現在居委會通知我們這裡能辦,我們就過來諮詢一下,真的老好的!”

  

  通過這套智慧設備,居民辦理“綜合減負”這類業務,只需帶好身份證和銀行卡,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系統打印申請表並上傳,前後不過5分鐘就能完成。把業務下沉到居委會,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在炎熱的天氣裏少跑遠路,減輕他們的負擔。

  一扇“智慧移動窗口” 打破政務服務時空界限

  讓政務服務從固定的“政務大廳”走進流動的“社區客廳”,依靠的是政務服務的智慧化升級。

  實現這一切的“法寶”,正是現場居民辦理業務圍着的那&“上海市社區事務遠程虛擬延伸服務窗口”移動終端。它類似一扇可以移動的的窗口,通過內置的移動網絡,能直接與受理中心的業務系統和叫號系統無縫對接。

  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在社區事務遠程幫辦點辦理業務時,實際上是通過高清視頻,與坐鎮中心的業務專家“屏對屏”溝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通過“虛擬窗口”發起的業務申請,在中心後&系統中都享有最高優先級,系統會直接“叫號”至最前,大大減少了居民的等待時間。

  

  更為貼心的是,對於90歲以上高齡老人、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還能背上這套設備,提供“上門辦”服務。推廣體驗活動當天,工作人員就背上這套便攜的智慧設備,直接走進居民家中,將“受理窗口”開設在床頭、飯桌前。無論是辦理長護險狀態評估,還是申請各類補助,所有需要本人親自辦理的業務,都能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完成。

  小小智慧窗口鏈結着民生服務的大網絡,讓政務服務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暖。

[責任編輯: 史依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