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的意義不是一場簡單的交鋒!2025“至正之旅”喀什師生上海行圓滿收官
“感謝這場辯論賽,將對祖國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深埋進了這群青少年的心中”“希望能把上海的所見所聞和比賽經驗帶回喀什”……7月12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指導,上海法治報社聯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主辦的“至正之旅”喀什師生上海行第二季活動圓滿收官。

從萬里之外的葉爾羌河來到黃浦江畔,喀什賽區辯論隊16名參賽師生代表在過去一週的時間裏,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日、國家安全主題教育日、CityWalk“看上海”日、法治夏令營日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走進上海,閱讀歷史,感受法治力量。
滬喀兩地辯論隊首次“友誼賽”
“請問對方辯友,你如何確定你的道德教育可以讓他做出改變呢?”“正因為法律的權威性,所以當惡法出現時殺傷力更大!”……11日下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大法庭內,喀什地區師生代表們,圍繞“維護社會秩序主要靠道德還是主要靠法律?”展開辯論,與上海賽區代表隊首次同&友誼賽對決。

“滬喀兩地這場自由辯論真是太精彩了!”本屆辯論賽特別設置了現場訪談環節,由喀什賽區主辦方之一、上海法治報社新聞採訪部主任胡蝶飛擔任主持人,與上海決賽、喀什決賽的四位領隊老師及喀什六中的辯手代表交流比賽感受與備賽趣事。

訪談中,喀什六中辯論隊隊員娜孜拉·麥吾拉尼江回憶,“我初三時,看到一位學長在朋友圈分享他參加‘至正杯’辯論賽與“至正之旅”,非常心動。還記得他跟我説‘我們賽場見’,這句話點燃了我對於表達的熱愛。”娜孜拉·麥吾拉尼江説,此次是她第一次來上海,切身地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良好的法治環境。
談及印象最深刻的瞬間,莎車一中辯論隊領隊申奧説:“在這次參賽時,我們三辯同學用帶着新疆味兒的普通話説‘我們的祖先用無訟的智慧耕耘這片土地五千年’,那一刻,我想起一個網絡視頻,一位到新疆旅游的游客問當地小男孩,你是什麼民族?小男孩驕傲地説‘中華民族’。”申奧説,那一刻,自己瞬間明白了辯論賽的意義,它不再是一場簡單的交鋒,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體現。
“辯論賽幫助同學們提升了對語言層次的認知,體會到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思維的展現。”喀什六中辯論隊領隊劉子桐感言。
“國歌誕生地”尋訪民族強音
時間倒回到7月7日一早,中共四大紀念館國旗廣場上,一場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正在進行,來自新疆喀什地區的16名師生代表列隊大聲誦唱國歌,這是今年“至正之旅”喀什師生上海行第二季活動的起點。

當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愛國主義教育日的首站走進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展廳留言墻前,師生們用紙筆抒發內心的真摯情懷。“我想借用習主席的一句話: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馬松葶同學在接受採訪時動容地説。
“《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步入百代小樓,屏幕上老舊影像資料發出的滋滋啦啦的聲響,瞬間拉近了師生們與歷史的距離。

今年是《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百代小樓在完成全面展陳升級後煥新開放。現場,編號A2395的首版《義勇軍進行曲》母盤、由聶耳自日本寄回的《義勇軍進行曲》曲譜手稿等珍貴歷史文物,讓喀什師生得以從多維度了解國歌背後的故事。
“讓文化在歲月中傳承。”巴楚二中教師祁小龍參觀後在留言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這確實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它背後的故事。”祁小龍感言,“了解歷史的過程,也是在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
在上海唯一一家專注於婚姻繼承家事的律師事務所——上海家與家律師事務所打造的徐匯區家風館,師生們還零距離了解了家風文化的變遷。

當天,喀什師生們走進了位於徐匯公安分局內的平安建設市民實踐中心(警史館),致敬崢嶸歲月,感受金盾榮光。“我的父親也是政法系統的,這次參觀警史館後,讓我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人民警察的決心。”莎車三中學生馬松葶向記者&&。

登上倣真航母感受隱蔽戰線
“我在電影裏看到過這個裝備!”“太震撼了,真壯觀!”在“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日,喀什師生們走進東方綠舟國防園區,伴隨一部主題影片的徐徐展開,那些描繪隱蔽戰線的塵封歷史,瞬間躍然眼前。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雖然課堂上也會提及國家安全,但總覺得離日常生活有些遙遠。”巴楚二中的祁小龍老師感慨道,“這對我今後的教學方式也深有 啟發——要更多地融入生動故事,用鮮活的事跡來傳承不朽的精神。”

展廳內陳列的各式生物痕跡樣本和偽裝巧妙的間諜裝備,也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之前看過一部影片,裏面就有這個裝置!”喀什六中的鄭慧子同學忍不住驚嘆,“這提醒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守護國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不容推卸的責任。”

今年正逢《國家安全法》頒佈實施十周年,上海國家安全教育館為此次參觀的學生們準備了《國家安全法》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冊,引導青少年深刻認識新時代國家安全內涵。
在CityWalk“看上海”日,喀什師生們還來到了百年愚園路。“原來錢學森爺爺的家就在這裡!”喀什六中學生阿卜杜扎伊爾·熱合曼在錢學森舊居前駐足良久。這位首次來到上海的少年坦言:“以前只在課本裏讀過‘兩彈一星’元勳,今天站在他生活過的房間,突然覺得科學家不是書本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愛國者。”

除了感受人文歷史和法治精神,來自長寧公安分局華陽路派出所的民警還通過互動游戲的形式向同學們開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知識及反詐防範等宣傳,讓安全與法治意識在行走中浸潤人心。

變身“律師”體驗AI普法手游
“這裡的會議室名稱很有意思,有紐約有巴黎……”在“至正之旅”上海行中,喀什師生們還走進位於靜安區蘇河灣中心的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開啟特別的“法律職業體驗日”。

“你為什麼想當律師?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職業。”活動伊始,隨着一段微電影播放落幕,剛進入國浩律所工作不久的王雨珂律師現身説法,向學生們還原了律師這一職業背後的堅持與責任。王雨珂特別向辯論隊成員講解庭審辯論與校園辯論的區別,“這是我在學校辯論的時候沒有想到過的,但在真實法庭上卻非常重要。”

現場,同學們還體驗了一款由靜安區司法局帶來的“FAPUPU”猜罪普法游戲:由AI模擬“校園欺凌嫌疑人”,同學們扮演律師,通過層層提問和邏輯推理,逐步識別其行為並猜測其涉及的罪名。
此行中,喀什師生還來到中國首座警察專題博物館——上海公安博物館。公安英烈錢鳳岐之孫、普陀公安分局白麗路派出所民警錢友繼受邀來到現場,親自為師生們講述了一段革命故事。

“1947年,祖父調到普陀路警察分局工作,擔任分局中共地下支部書記,那時候他經常拉胡琴、唱京戲,吸引警員到自己宿舍來,傳播解放軍在前方節節勝利的消息。”錢友繼説,“但在1949年5月那段最黑暗的日子裏,祖父和另外三位英烈被殺害,大家看到的這只藤箱當時就是用來傳送《中國人民解放軍佈告》的,但他們沒有看到黎明的到來。”
“1988年,普陀分局派員到河北老家找到了我,問我是否願意參加公安工作,我堅定地選擇延續這份光榮的事業,回到祖父曾經工作、奮鬥過的地方。”聽到這裡,師生們和過往的游客響起掌聲,娜孜拉·麥吾拉尼江和阿伊克孜·莫敏兩位姑娘也紅了眼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