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扇了解上海的窗口”,上海群文潤疆行暖人心

“我喜歡《夜上海》這首歌,就好像在咖啡館聽到的一樣,讓我感受到上海濃濃的咖啡文化。”正在皮拉勒鄉依也勒幹村居委挂職的阿力亞·阿布都克裏木聽到上海藝術家帶來的樂曲後興奮地説。4天7場演出,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帶領上海群文潤疆小分隊剛剛結束了他們在新疆喀什備受當地群眾好評的演出。
從上海到喀什,跨越萬里,足跡從喀什市到平均海拔超過3千米的托雲牧場、“高原稻鄉”皮拉勒鄉等地。在上海市援疆前方指揮部、市援兵前方指揮部的指導下,上海市群藝館帶領上海群文潤疆小分隊、攜手上海輕音樂團跋涉七地,為喀什和兵團草湖項目區的群眾帶來了上海人民的情誼和精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藝節目,與此同時,上海市攝影家協會攜手春秋旅游公益援疆,他們精心設計采風線路,在喀什、塔縣、莎車、葉城等八地安排拍攝點,記錄新疆豐富多元的地貌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呈現及絲綢之路上的人文紀實。
糅合了《金梭和銀梭》及《青春舞曲》的旋律,由上海輕音樂團精心改編的《金梭銀梭致青春》在喀什六中響起,拉開了“上海群文潤疆行暨百場輕音邊疆行”的序幕,這也是上海群文潤疆行的首場演出,熟悉的旋律串聯起上海和喀什兩地無限美好的回憶。來到小劇場看演出的都是高三玉蘭班的學生,老師們希望讓孩子們在高考前緊張學習之餘放鬆一下,同時也能受到藝術熏陶、愛國主義教育。上海在孩子們眼裏心中具像化了,他們也從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中感受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不易。“節目太精彩了,希望下次還能看到你們的演出。”維吾爾族學生熱則耶&&,馬上就要高考了,她也有自己的目標大學,今天很開心,她希望今後能去上海看看。
位於兵團草湖項目區的四十一團學校是本次潤疆行的第二所學校,學校在教學樓前的廣場上搭起了舞&,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演出。平時在課堂上有點靦腆的孩子們,在廣場上釋放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孩子們的熱情感染了藝術家們,大家共同將現場演出變成了合唱、鬥舞場……一場文藝演出演出了明星演唱會的效果。演出結束,孩子們一群一群跑來找藝術家們簽名,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追星,他們打心底裏喜歡上海藝術家的表演。
接下來,小分隊成員們又走進托雲牧場、紅旗農場以及布拉克蘇鄉、皮拉勒鄉、巴合齊鄉等地,到了團場去了連隊,在村居委活動室、百姓大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不同的舞&進行了演出。潤疆小分隊遇到阿力亞·阿布都克裏木也就是在皮拉勒鄉。在居委挂職之前,阿力亞·阿布都克裏木剛從吉林師範大學畢業。她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沒去過上海,但去過內地,感覺這裡的發展和內地還是有差距的,希望更多村民能夠走出去,看看其他地方,學習更多的知識,然後再回來建設家鄉。阿力亞2016年出去,去年才回來。“8年了,現在覺得這裡已經是新面貌了,新房子、新路,今天演出的村委會也是新建的。今天的演出除了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和精神享受,也為我們打開了一個了解上海的窗口。”
演出之餘,上海市群藝館黨總支書記、館長吳鵬宏向學校學生贈送了《上海故事》書籍,上海輕音樂團黨總支書記、團長董德平向學校學生和群眾贈送了樂團《中華神話》文創T恤衫、明信片和原創歌曲U盤。吳鵬宏館長&&,他是第四次來到美麗的新疆,2021年7月,上海市群藝館和喀什文化館簽署合作協議,近幾年來,滬喀兩地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去年年末上海群文潤疆小分隊剛剛去新疆演出,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而在合演過程中,上海的各個文藝團隊也是個文化交流過程,彼此之間相互學習提升自己。“今後我們將把更多上海優質文化資源帶到新疆,帶到喀什地區和兵團草湖項目區,讓更多群眾可以欣賞高質量的文藝作品,提升美育素養。此外,我們將着力為新疆優秀文藝團隊到上海演出提供更多機會,辦好滬喀文化交流周等品牌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