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四百走訪”!宜川這裡用腳步“網”住幸福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深耕“四百走訪”!宜川這裡用腳步“網”住幸福

2025-07-07 14:20:59 來源:新華網

  在宜川路街道宜川三村第一居民區,“四百走訪”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社區幹部們記滿的民情筆記,更是直抵居民心坎的溫暖力量。他們穿梭於樓棟之間,叩響居民家門,用常態化“四百”大走訪,織就了一張精細服務網。這張網,進一步兜住了居民的急難愁盼,築牢了社區的安全防線,更溫暖了特殊老年群體的心。

  “四百”走訪“零距離”服務根基更紮實

  “走四百”成為了宜三一委社區工作的基石和常態。信息築基,社區網格塊長深入居民生活,通過日常走訪詳細記錄人口構成、特殊群體分佈等基礎信息,動態完善“社區雲”數據庫,為精準服務打下堅實基礎,更在走訪中主動作為。宣傳入心,向居民耐心講解垃圾分類、清理樓道堆物、禁止高空拋物和電瓶車進樓入戶等知識及危害,持續提升居民的安全與環保意識。民意直通, 廣泛徵集居民對社區建設、設施完善的意見建議,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

  

  “硬骨頭”攻堅多部門聯手破難題

  消防安全是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除常態化利用電子屏、微信群、“四百走訪”進行宣傳,開展巡查整治、培訓演練外,居民區直面“硬骨頭”,全力攻堅走訪中發現的“老大難”問題。個別居民長期在樓道和家中堆放垃圾,不僅異味擾民、隱患重重,嚴重影響鄰里生活,更構成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成為社區環境的“頑疾”。

  面對反復整治、反復投訴的僵局,居民區在街道牽頭組織下,聯合社會辦、城管、公安、安辦、物業等多部門組建“攻堅專班”,打出組合拳:約談子女協助勸導、&&專業回收人員處理垃圾、聯合物業落實每日巡查、協調安裝煙感報警器加強安全保障。近期,專班更抓住契機,動員並協助徹底清理垃圾,並積極溝通老人入住養老院事宜,為社區安全和環境改善持續發力。

  

  

 特殊老人精準守護情暖“夕陽紅”

  走訪的目光,尤其聚焦在社區的特殊老人身上。社區為每位特殊老人建立詳盡的“一戶一檔”,記錄個人信息、緊急&&人及生活偏好。一支由樓組長、黨員、“第二梯隊”組成的志願者隊伍,與老人暖心結對,提供代扔垃圾、代購生活用品等日常幫助。一張小小的“愛心&&卡”和冰箱貼,印着消防安全溫馨提示、物業公司、社區民警&&方式和緊急救助電話,成為老人的安全護身符。

  針對獨居老人“吃飯難”,社區創新探索“拾夥日常”模式——動員同樓退休鄰居幫忙帶飯,餐食參照社區食堂標準並與老人溝通確定,這樣既解決了“吃飯難”,又密切了鄰里情,更減少了老人獨自用火用電的風險。

  

  黨員“隨手拍”小支點撬動大治理

  社區治理的力量源泉,更在於激發居民內生動力。 居民區黨總支創新推出黨員骨幹“隨手拍”模式。積極動員社區黨員、“第二梯隊”、樓組長和志願者等力量,化身社區“眼睛”,在日常中發現群租、設施損壞等問題,通過“隨手拍”即時“單”,社區高效“接單”處置,結果及時反饋。這種高效響應機制不僅推動了矛盾就地化解,更在黨員骨幹的示範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社區共治,歸屬感與滿意度持續升溫,進一步促進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形成。

  

  枝葉關情,平凡處見真章

  這些點滴付出,在關鍵時刻化作守護生命的力量。塊長日常走訪時,敏銳發現25號樓獨居老人家中飄出濃煙,緊急通過“一戶一檔”&&其家人,成功處置了因居民疏忽引發的火情苗頭;當發現天天駕駛殘疾車的125號居民突然未出門,塊長立即上門查看,發現其因突發疾病倒地,緊急救助送醫。聾啞獨居居民陳先生,在塊長每日關心和與其姐夫的緊密聯絡下,家中返潮脫落的屋頂得以及時報修。這份細緻入微的關懷,讓陳先生的姐夫感動不已,專門致電市民熱線表達謝意。

  從安全隱患的雷霆清除,到獨居老人床頭的一餐熱飯,宜川三村第一社區的溫暖故事,源於腳步丈量民情的紮實走訪,成於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精準服務。他們更用“零距離”的守護,為社區居民織就了一張充滿安全感與歸屬感的社區幸福網。

[責任編輯: 史依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