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真碰硬丨為老舊小區添安全“砝碼”,智能充電站“見縫插針”建起來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動真碰硬丨為老舊小區添安全“砝碼”,智能充電站“見縫插針”建起來

2025-06-26 18:20:32 來源:新華網

社會治理難題極其複雜,考驗着治理者的智慧與擔當。2024年以來,黃浦區深化“四百”大走訪,鼓勵幹部擔當作為,推動在街道及居委會層面解決大部分問題的同時,開展“動真碰硬破難題,實幹奮進促發展”專項行動,着力解決“硬骨頭”難題,並將解決機制推廣到解決一批問題中。

老舊小區“先天不足” 無奈選擇借地停車充電

隨着居民生活的需要,電動自行車一直是很多人出行的選擇,而供不應求的充電樁、非機動車位讓不少居民“另辟蹊徑”,私拉“飛線”、樓道停車、上樓充電現象屢禁不止,為社區埋下不小的安全隱患。

位於五里橋街道鐵二居民區的鐵道小區(鐵道路776弄,鐵道路676號—684號)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小區共370戶居民,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在100輛左右。由於內部空間有限,長期以來,小區並未設置非機動車車棚,也缺乏相應的充電設施。為了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不少居民將目光鎖定到了臨近的申龍大樓,借地停放車輛並充電,不過這番操作卻引來了申龍大樓居民的非議,“其它地方車子停過來,讓我們這裡的停車空間和充電設備也變得緊張起來。”

為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里橋街道將鐵道小區“非機動車位新增、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列入了2025年街道“動真碰硬”難點問題清單。

問需於民精準施策 協商共治築牢“安全盾”

今年2月下旬,鐵道小區“非機動車位新增、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啟動。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依託“多格合一”綜合網格治理模式,以社區平安辦作為牽頭組織中樞,聯動人文濱江街區綜合網格工作站、屬地鐵二居委、中國鐵塔公司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動真碰硬”難點問題攻堅。

在前期籌備過程中,工作人員深入居民群眾,走訪調研,並運用五里橋街道的金牌“三會”制度,召開項目推進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會上,居民們不僅知曉了非機動車位新增、充電設施建設的相關方案,還提出了不少意見建議。此外,居委幹部、志願者等通過“社區雲”、樓組群、小區公示公告欄等線上線下渠道,廣泛宣傳不規範使用電動自行車的危害,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識。

“擠”空間安上新裝備 讓充電“打遊擊”成為過去式

鐵道小區空間有限,給“非機動車位新增、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帶來不小的挑戰。如何破局?“解法”是規劃先行。在選址過程中,工作人員拿着地圖,以“螺螄殼裏做道場”的精神,一遍遍在小區裏實地勘察、測算,最終確定利用小區內零星空間新增停車位,並結合原有戶外晾衣桿合體設置智能充電站。

隨着一系列工作的迅速推進,今年4月,鐵道小區迎來“上新”時刻。由中國鐵塔公司提供的智能充電站包括30個充電端口,設備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簡單、充電價格也實惠,能夠基本滿足小區居民所需。通過“擠”出空間,安上全新裝備,居民“打遊擊式”充電成為過去式。

面對基層治理難題,五里橋街道的基層工作者探索創新、層層破題,有效化解了安全隱患,為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借鑒樣本。目前,利用零星空間和周邊道路加裝非機動車充電樁的實踐正在各處老舊小區不斷鋪開。街道社區平安辦工作人員&&,通過引入社會資源,街道已為12個小區免費增設充電樁、充電櫃,共計705個端口,接下去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加。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