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與民聲”融媒訪談系列節目舉行柘林專場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民生與民聲”融媒訪談系列節目舉行柘林專場

2025-06-07 20:32:43 來源:新華網

  66日下午,“民生與民聲”基層一把手“賢城賢治”融媒訪談系列節目第三期來到上海市奉賢區柘林鎮。柘林鎮黨委書記吳強、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佐宇、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張俊,以及柘林的村居民代表、企業代表共聚迎龍村,圍繞民生溫度、鄉村振興、營商環境等展開對話。

  這片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華亭古海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滾燈”的沃土,近日還獲評“全國文明鎮”榮譽稱號,展現了其“守正創新、奮勇爭先”的實踐成果,處處彰顯着發展為民、城鄉共榮的深厚情懷。

  民生溫度:15分鐘生活圈+輕量級宅基養老點,托起“家門口”穩穩的幸福

  柘林鎮積極踐行“15分鐘社區生活圈”理念。走進地標性的“柘鄰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2.8萬平方米的空間內匯集了黨群服務、醫療健身、文化娛樂、商業市集。這裡不僅是便利生活的樞紐,更是情感交融的場所。去年中秋,“巨型月球”與千盞燈籠點亮這裡的夜空,配合文創市集、民俗體驗與復古音樂會,讓居民感嘆“比過年還熱鬧”。以此為起點,2025年起“月亮市集”貫穿全年,每月新主題持續點燃社區煙火氣。

IMG_256

  “除了‘硬體’上的改善,我們也充分運用‘柘鄰坊’這個陣地,在‘軟體’上不斷滿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柘林鎮黨委書記吳強介紹道,遷建中的柘林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預計2026年竣工,將顯著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級。教育方面,與奉賢區教育局、上海師範大學合作共建的附屬實驗學校及幼兒園,將滿足居民對優質教育的渴求,為未來發展築基。如意璟園居民沈衛平感慨道:“生活在柘林新鎮,配套越來越完善,生活品質實實在在提高了。”

  農村養老也是民生關切的重點。柘林創新打造輕量級宅基養老點“椿萱庭”,讓老人“住得起、住得近、住得慣”。從新寺村首家試點,到迎龍村等第二批啟用,再到今年6個新增點位的建設,目標2026年實現16村全覆蓋。

  “椿萱庭”不僅提供“六個一”貼心服務,更巧妙盤活閒置宅基資源。老人入住後流轉的宅基地,被打造為如迎龍村與鏈家合作的“戀鏈輕舍”民宿等項目,收益反哺養老運營,形成良性循環。迎龍村黨總支書記李天舒&&,這既解決了養老難題,又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兜底”方案和動力源。“我們上個月舉辦的鄉村嘉年華、龍舟賽等活動,更將商旅文體農展深度融合,為本地農産品提供了絕佳展示平台。”

IMG_256

  鄉村活力:特色産業繪就振興圖景,營商“加減乘法”助力企業根深葉茂

  鄉村振興是柘林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盤。這幾年,柘林各個村集體也在憑藉各自不同的資源稟賦,謀劃着壯大集體經濟的多元發展之路。為激發內生動力,柘林鎮新設立了1000萬元鄉村振興産業扶持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支持村集體自營項目等。

  法華村整合“小散亂”資源,打造“柘片花海”花卉産業鏈,提升“花卉經濟”附加值。新寺村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申報了上海市都市農業項目,打造了佔地超300畝的高標準蔬菜基地。上海匯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倩&&目前農場運營良好,“未來,我們將以該智能無人農場為平台做強智慧農業,帶動周邊現代農業區域化發展。”

  華亭村則創新“柘樹下”品牌,發展“柘香華亭”庭院經濟。村民高附加值蔬果由村委會統一銷售。村黨總支書記金曉燕欣喜地提到,“我們依託‘柘樹下’品牌打造的‘京東柘林館’上個月在京東平台正式上線了,從原來的線下銷售正式拓展到線上,第一批上線産品包含36種柘林本地特色農産品。希望未來,我們構想的‘産地直供+雲端銷售’的新模式能更有成效。”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吳強還分享了柘林鎮在鄉村振興和營商環境優化方面的舉措和成果。他談道,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上的振興,更是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柘林鎮通過整合資源、打造特色産業鏈等方式,不斷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推動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我們要深化打造‘一村一品’建設,持續賦能鄉村振興,同時在安商、穩商、強商方面提升服務水平,堅持“聽企言、問企需、納企諫”訪企機制,打造一片“近悅遠來”的鄉鎮級營商環境高地。”

  深耕柘林二十餘年的上海井上高分子製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何英深有感觸:“正是柘林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零阻礙’的服務,讓我們有信心繼續在這裡拿地擴産,與柘林共成長。”同時,柘林圍繞數智新裝備、通用新材料兩大主導産業成立“小專班”,並推進四大園區高質量發展計劃,為産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民聲迴響:枝葉關情解“急難愁盼”

  柘林的發展始終緊扣民心。針對偏遠村居公交出行難,鎮黨委政府快速響應。柘林1線是柘林鎮內運行近20年的一條公交線路,運行線路長達17.6公里,途徑柘林鎮8個村居。乘坐不便的興園村興隆4組、5組村民提出設站需求後,多部門聯動,短時間內完成勘探、選址、建設,新增公交站點。

  位於江海南路最南端的華亭村華南苑小區,60歲以上的老人佔到常住人口的一半。原本老人只能到2公里外的公交站點乘車,該問題也通過優化延伸奉賢17B線得以解決,並惠及華亭村船浜6組、8組、10組、12組等江海南路沿線老百姓。如今,華南苑的村民們到“柘鄰坊”僅需10分鐘。吳強&&,“群眾的所思所盼,就是黨委政府的所思所為。打通‘最後一公里’,讓民生短板變發展跳板,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展望未來,滬乍杭高鐵奉賢站規劃落子柘林鎮區域內,為柘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提升區域能級帶來重大機遇。正如柘林人自己提煉並踐行的精神——“柘林·一路向前”,這座兼具古韻與活力的城鎮,正以實幹為筆、民心為墨,在高質量發展與深情厚誼交織的畫卷上,奮力擘畫着繁榮興盛的時代新篇。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