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當“石敢當”遇見“銀發族”:泰山宅的養老秘籍太暖心!
宜川路街道泰山宅居民區是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老齡化社區,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1200餘人,佔比高達44%,其中90歲以上高齡及殘障、行動不便者達300餘人,獨居、雙獨居和空巢老人比例突出,存在生活照料缺失、心理慰藉不足、社交斷層及健康管理薄弱等治理難題。
面對這一現狀,社區以“泰山石敢當”精神為治理內核,不斷完善“五微工作法”,從1.0版本倡導的直面問題勇氣、抗挫韌性和創新魄力,迭代升級至2.0服務體系:通過深度融合“泰和樂齡,宅家無憂”品牌建設,並聯合街道服務辦重點推進精準守護(個性化關懷)、智慧助老(數字化服務)、代際共融(社區互動)三大行動,構建起覆蓋生活支持、健康管理、情感關懷的社區守護網絡,使傳統石敢當精神轉化為現代化社區治理的溫情實踐,着力破解老齡化社區治理難題。近年來,泰山宅社區為老服務工作持續受到居民好評,多次獲得居民贈送的致謝錦旗及感謝信。
安全守護零時差:精準響應“老有所依”
泰山宅居民區立足老齡化社區實際,堅持將社區為老服務作為工作重心之一,通過“風險預警-隱患治理-長效保障”的精細化服務閉環,為社區老人築起安全屏障。
針對社區內高齡獨居老人等重點對象,以“主動發現+精準響應”的服務模式,將安全隱患排查融入日常關懷,從每日問候、代配藥物到應急事件處置,從居家環境改造到養老資源對接,始終以“零時差”的守護踐行責任擔當。
例如,社區內有位91歲的高齡獨居老人,塊長堅持每日兩次上門探視,開展健康狀況監測、協助送醫配藥,社工團隊更通過煮暖心面、定時喂藥等細節關懷溫暖老人生活。春節期間安全巡查中,塊長敏銳發現老人家中煤氣泄漏險情,迅速聯動處置化解危機,展現安全守護的時效性;
面對89歲獨居老人朱奶奶家中存在的電線亂搭隱患,居委會聯合吉興物業實施線路改造,將風險消弭於未然。冬季取暖季更通過加密走訪頻次,重點規範“小太陽”使用安全,構建起“預防+監護”雙重防護網。當發現老人自理能力持續下降後,居民區黨總支主動作為,經耐心溝通成功協助老人入住專業養老機構,並建立定期探訪機制延續關懷,確保老人獲得更周全的照護。
面對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工作人員化身“代購員”,每日為行動不便老人採購新鮮食材,用暖心服務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泰山宅居民區通過持續性關愛行動,讓高齡獨居老人切實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進一步實現了“老有所安、老有所依”的服務承諾,彰顯了基層治理的溫度與擔當。
科技反哺破鴻溝:智慧賦能“老有所學”
為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難題,泰山宅居民區黨總支聯合太山幼兒園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創新推出“老有所學,智享生活”系列志願服務活動。
由社工與幼教老師共同組成的跨代際志願隊伍,針對老年人實際需求精心設計智能手機培訓課程,通過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社區老年群體逐步掌握智能設備使用技能,實現從基礎通訊到智慧生活的跨越。
志願者們採取“一對一輔導+分組互動”教學模式,耐心細緻地為老年人拆解操作難點。課程內容覆蓋微信視頻通話、醫院掛號預約、生活繳費充值等基礎功能,同時延伸至滴滴出行、淘寶購物、拼多多拼單、支付寶支付等生活場景應用,並重點指導老年人安裝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強化網絡安全防護意識。
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通過大屏分步演示、紙質操作指南發放、模擬情景實操等多樣化手段,確保每位參與者既能理解理論知識,又能獨立完成實際操作。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踴躍參與,許多老人首次成功實現線上繳納水電費、獨立完成網約車呼叫、與異地子女視頻連線等數字生活初體驗。
一位七旬老人感慨:“以前看年輕人用手機總覺得自己被時代拋下,現在終於能自己操作這些功能了!”活動不僅切實提升了老年群體的數字素養,更通過代際協作搭建起科技反哺的橋梁,讓智慧助老真正惠及銀發群體,彰顯了社區服務的人文溫度與科技賦能的現實價值。
社區搭&促融合:代際攜手“老有所樂”
泰山宅居民區黨總支始終以“老有所樂”為宗旨,多措並舉構建社區敬老愛老服務網絡,通過特色活動、健康關懷與貼心服務持續為社區老年群體營造溫馨家園。
在傳統節日節點,居民區黨總支聯動養老院、學校、企業等共建單位精心策劃系列特色主題活動:重陽節期間,聯合轄區單位開展“九九重陽寄深情”系列活動,組織宜川附校師生呈現歌舞朗誦,攜手吉祥藝術團演繹越劇經典,讓老人們在掌聲中感受節日溫情;端午節推出“濃濃端午情”特別企劃,居委幹部為養老院老人懸挂驅邪納福的艾草,手把手指導縫製驅蚊香囊,用傳統民俗傳遞關懷。針對老年群體健康需求,聯動共建單位第一醫藥公司、新視界眼科醫院、上海宏康醫院、上海普瑞眼科醫院等醫療相關機構常態化開展血壓、血糖及骨密度檢測,志願者耐心解答健康諮詢,織牢健康防護網。
通過發動社區志願者、共建單位等力量,持續開展手工製作、文藝匯演等豐富活動和志願服務,不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更搭建起代際交流的橋梁。
系列舉措既弘揚了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又通過“文化養老”“健康養老”“互助養老”的模式,進一步讓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樂享銀齡時光的美好願景。
從精準守護安全底線,到手把手跨越數字鴻溝,從一餐熱面的暖心陪伴,到代際歡笑的溫情傳遞,今年,泰山宅居民區黨總支將持續以“石敢當”精神為舵,以“泰和樂齡”理念為帆,升級推出“三色檔案”獨居老人精準守護計劃。通過年齡、健康、需求維度劃分“紅黃綠”三色群體,實施分級精準服務。同時整合社區養老院、醫療機構、志願者等資源構建“守護者聯盟”,形成“一人一檔+多元協同”服務模式,以精細化、差異化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社區老人生活品質,着力構建“老有頤養”的社區治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