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 | 梧桐新聲説① | AI技術與黨建工作如何“雙向奔赴”?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街鎮直通車 | 梧桐新聲説① | AI技術與黨建工作如何“雙向奔赴”?

2025-04-20 20:42:52 來源:新華網

  AI與黨建如何實現“雙向奔赴”?當基層黨組織遇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會碰撞出哪些治理創新的“化學反應”?日前,在徐匯區湖南街道“梧桐新聲説”首期沙龍現場,一場關於智慧治理的分享給出了生動答案。

  武康安福風貌街區黨支部聯袂轄區新興領域黨組織,在復興西路8號黨群服務中心搭建起科技與人文對話的橋梁。音昱OCTAVE公司IT工程師黃家俊團隊帶來的“黨建+AI”創新實驗,猶如投入基層治理深潭的智能石子,激蕩起層層數字化漣漪。

  活動現場,黃家俊團隊現場演示AI技術與黨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場景。當KIMI平台3分鐘就迅速生成圖文並茂的黨課課件時,在場的參與者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更令社區工作者眼前一亮的是,通過騰訊會議與通義聽悟的智能聯動,可輕鬆實現會議紀要自動生成、關鍵議題智能提煉等功能,大大減少事務性工作。

  技術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團隊以“音昱聽堂的意膳坊正念烹飪課”為例,展示了AI如何優化活動全流程,如何使用KIMI潤色文案提升感染力,如何運用智能設計工具生成節氣海報。這些數字化工具使社區工作者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其他重要的工作中。

  在徐匯AI健康管理系統演示屏前,居民代表王阿姨體驗了“數字教練”服務,詳細了解了自己的運動、飲食數據,並收到一系列的個性化建議。

  活動特別設置“技術邊界”思辨環節。在沉浸式冥想體驗的引導下,活動參與者們圍繞“AI的邊界與人的獨特性”展開思考:技術能優化流程,但鄰里矛盾調解、風貌街區保護、居民情感聯結,仍需“人”來發揮紐帶作用。AI是工具,而街區的溫度來源於人與人的互動。

  黃家俊呼籲:“與其擔憂被AI替代,不如成為技術賦能的引領者。黨員可牽頭成立‘AI共學小組’,為商戶培訓智能排班工具,幫居民掌握健康管理App,讓技術從‘高門檻’變為‘人人可用’。”

  對此,武康安福風貌街區黨支部書記王奕軒也&&:“黨建與AI融合的目標是‘讓技術有溫度,讓服務更精準’。街區黨支部還需進一步深化街區資源對接、黨員帶頭破圈、居商融合共治,使街區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賦能街區治理落到實處。”

  據悉,湖南街道街區黨支部將與轄區各樓宇內新興領域黨組織攜手打造街區“AI資源樞紐”,整合企業工具、黨員技能與居民需求,定期舉辦“技術開放日”街區大討論,推動樓宇企業、街區商戶與社區能人交流共創,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智慧街區。

  

[責任編輯: 王若宇]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