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送外賣到“網格治理合夥人”!奉賢800+新就業群體成基層治理生力軍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從送外賣到“網格治理合夥人”!奉賢800+新就業群體成基層治理生力軍

2025-04-01 14:10:33 來源:新華網

  最近,外賣小哥(網約配送員)劉文濤,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春日禮物”:他在接單過程中熱心幫助市民並向警方提供線索,解決了難題,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治安支隊、平安金海建設協調小組,評為了2025年第一季度“群防群治”先進個人。他也成為了奉賢群防群治志願隊伍中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外賣騎手。

  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主播等新就業群體,隨着平台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當前,以黨建引領整合治理資源,構建“多格合一”基層治理體系,是上海探索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重要路徑。今年,奉賢全域劃分為56個綜合網格,併發布《奉賢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指引》,從深化“塊呼條應速辦直評”約請機制,優化“賢城金哨”平台和深化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等方面,探索“多格合一”基層治理的新路徑。其中,“深化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成為重要內容。目前,奉賢共有4000余名新就業群體,通過區級搭平台、街鎮推崗位,網格來動員,其中800余名成為了網格信息員、文明宣傳員、愛心接力員、應急輔助員等(簡稱“四大員”),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注入了“新”力量。

  “四大員”“結”出“大民心”

  “四大員”,各有各自的“職責”。根據《奉賢區深化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的實施方案》,網格信息員,主要發揮走街串巷優勢,實時反饋亂堆亂放、衞生死角、安全隱患等問題,協助做好風險隱患預警等工作。文明宣傳員,協助開展文明創建、反詐騙、反邪教、掃黑除惡、禁毒、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宣傳,成為文明奉賢、平安奉賢的宣傳員和踐行者。例如,在社區活動中,文明宣傳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講解案例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反詐騙知識,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識。愛心接力員,參與送藥、送餐等志願服務,開展隨手公益等志願服務活動。應急輔助員,在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時,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在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前,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幫助遇險或受災人員開展自救和互救。

  

  在奉賢區柘林鎮胡橋社區,就迎來了一支由快遞員等組成的愛心接力員隊伍,他們在日常工作之餘,還會不定期到結對的老人家裏去看一看情況,噓寒問暖。宋偉興,就是其中一位。

  “奶奶,上次托我買的東西,今天給你拿來了。”這周三,正在送快遞的宋偉興,路過莊日星老奶奶的家時,順道就把莊日星奶奶需要的日用品拎進了門。“肥皂、洗髮水、花露水……奶奶看看,缺啥我再去買。”

  

  莊日星老奶奶,住在胡橋社區花苑新村,正好在快遞員宋偉興派送的區域內。得知老奶奶的老伴兒生病,子女又住得遠,街鎮“挂”出“四大員”崗位後,土生土長的宋偉興,主動“上崗”了愛心接力員,做起了莊奶奶的“乾兒子”。“他經常來看看我們,詢問我們有什麼困難,是一個特別熱心的人。”莊奶奶直言,“除了陪我們老夫妻倆聊聊天,還會幫我們做家務、修家電、倒垃圾,減輕了不少生活負擔。”

  柘林鎮共有8個綜合網格,胡橋社區就是其中一個網格,常住人口近3900人,60歲以上老人佔比達35%,更有200多名80歲以上老人居住。這些老年人,大多不與子女同住,又因年邁、腿腳不便等原因,極少出門。如何關心關愛好這些老年群體,一直是社區治理裏的大難題。胡橋社區居委幹部告訴記者,結合《奉賢區深化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的實施方案》,胡橋社區將“結對關愛老年人”這一需求發布在網格工作站中,“新就業群體參與到網格中來後,增加了我們社區治理的力量,也解決了社區治理當中的難點問題。”

  目前,胡橋社區所在的柘林第五網格有25位新就業群體主動參與報名“四大員”,關心關愛高齡老人,同時發揮着他們“移動探頭”和社會監督的作用。

  小積分“兌”出“大共治”

  

  

  隨着“四大員”在網格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奉賢區還探索了多種激勵機制,奉賢還在探索以積分制為主的各類激勵方式,全面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積極性。

  在莊行鎮,一款名為“莊行安‘新’護照”的小程序在“雲端”生成。這個面向新就業群體的小程序,整合了區、鎮、村居三級資源,集成了黨課資源、陣地資源和參與網格治理的資源,新就業群體不僅可以在小程序上查找就近就便的網格治理的志願服務項目,還可以“一屏獲取”“騎樂融融”驛站點位、騎手友好商戶、積分兌換等信息,頗受歡迎。

  

  “這個莊行安‘新’護照,定期會發布一些網格治理志願服務項目,我們參與‘四大員’,完成一次項目就能得到20至50積分,積分累計到一定分值後,就能兌換到相應等級的物品,比如就餐券、數據線、雨衣等,特別實惠。”在奉賢從事快遞行業15年的京東快遞小哥任保強點讚“莊行安‘新’護照”。他告訴記者,一張就餐券等於20元的飯貼,兌換到以後就可以去莊行鎮黨群服務中心合作的街區友好商戶就餐。“老財記手工點心”店可以使用就餐券兌換就餐。20元的飯貼可以兌換一份主食和一罐飲料。可以吃麵條、吃米飯、吃蓋澆飯、吃湯包、吃燴面或者吃餛飩,都可以兌換的,選擇很多,而且就餐地點也方便,就在我們快遞服務區裏,真的特別好。”

  

  更重要的是,在任保強看來,“免費一餐”的兌換服務,不僅緩解了快遞員的吃飯問題,更重要的,還讓他這樣的“新奉賢人”感受到了“第二故鄉”的溫暖,以及自豪於“被城市所需要”。如今,在莊行鎮,30多名京東快遞小哥自發組建了一個“線上城市啄木鳥群”,化身為網格信息員,“每個小哥都可以把工作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城市治理頑疾,比如亂涂亂畫、亂堆亂放等,拍照發在群裏,方便當地有關部門了解、跟蹤。”京東快遞小哥汪朝奇説,“小到小區健身器材掉了一顆螺絲釘,大到幫助民警救助市民,我們都可以參與、出力的,而且我們反饋的問題,政府很快就跟進了,處置也很快。”汪朝奇打了個比方,在莊行鎮一新街上,有一處道路破損,經他反映後,一個禮拜就有施工隊伍來對道路進行修復,“感覺自己做的事只是舉手之勞,沒覺得有多偉大,但卻真實的幫助到了別人,城市也因我而有了一點點改變,心裏就是挺自豪的。”汪朝奇説。目前,莊行安“新”護照上,註冊小哥已超100多人,每位小哥平均每月認領1到2個志願服務崗位。每月都會進行一個積分兌換,已累計兌換60多件物品。

  未來,奉賢還將持續深化《奉賢區黨員黨組織在網格治理中作用發揮的工作方案》《奉賢區深化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治理志願服務的實施方案》兩份“工作方案”,實現從網格管理向網格治理轉變、從單一治理向協同治理升級,以“正向激勵”撬動社會參與,拓展更多新就業群體關愛服務、參與治理和激勵保障的應用場景,形成“四個人人”的共建共治共享網格治理新格局。

[責任編輯: 史依靈]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