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健康,打造四平新“食”尚

“舌尖上的四平”美食節啟幕傳統藥膳融合現代營養,為社區老人編織健康守護網。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重點活動聚焦“舌尖上的健康守護行動”。3月29日,作為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重點活動之一,“舌尖上的四平”環同濟第十屆社區美食節在四平路街道火熱啟幕。

當傳統藥膳遇見現代營養科學,當美食節變身健康科普課堂,在上海市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一場“舌尖上的健康守護行動”正在四平路街道社區悄然展開。
一、藥材入膳·營養賦能 ——美食節“變身”健康科普陣地
本屆美食節突破傳統模式,將藥膳食療與現代營養科學結合,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科普課堂”,開啟“舌尖上的健康守護行動”,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聯動四平老促會、四平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及睦鄰小廚(長者食堂),創新推出營養藥膳系列美食:1、蓮子芡實瘦肉湯,肉香濃郁,蓮子綿密,撫慰着冷風中瑟縮的胃;2、銀耳百合雪梨羹,細膩絲滑,銀耳晶亮,雪梨清甜,湯勺盛起的是沉甸甸的營養;3、高脂血症芳茶飲,富含白花、山楂、絞股藍等,味苦回甘,專為血脂異常人群設計。
“藥食同源”理念融入家常味道,吸引眾多居民駐足品鑒。臨近活動尾聲,品嘗營養藥膳的居民仍然絡繹不絕。
現場特邀四平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王醫生分享如何用“家門口”的食材吃出健康,將傳統食療文化與現代營養學結合,引導居民通過日常飲食改善慢性病問題。“吃當地、吃當季、吃多樣”這一“普惠營養”的關鍵理念在王醫生的生動講述下深入人心,受到熱烈歡迎。
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支持共創的營養美食在居民的投票支持下榮獲“特色風尚獎”。
二、營養季啟動——從科普到行動,織密社區健康網絡
自2025年3月起,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攜手四平老促會、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正式啟動“久久樂齡·NICE四平”營養季暨“舌尖上的美食”系列科普活動。

3月12日在撫順路社區睦鄰中心開展了第一次活動,《老年營養評估飲食管理策略》專題講座拉開序幕。

通過“科普講座+公益義診+健康評估+家庭醫生簽約”多位一體健康活動,共同為社區老人編織起一張溫暖的“健康守護網”。
3月19日,中天創新街區黨支部支持下,邀請了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公共健康服務分會常委、上海市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全科主任醫師陳晨,《代際營養--空生命周期營養管理》講座。心肺功能評估等健康檢測項目,深受中老年群體歡迎。

三、多元化守護 ——從營養季到運動季,打造健康生態社區
據悉,“久久樂齡·NICE四平”營養季將持續到6月,覆蓋街道多個社區,陸續開展“美食品鑒+科普講座+義診測評”多元模式特色健康活動;7月起將接續推出“運動季”,針對中老年生理特點及“體重管理年”行動目標,提供“營養-運動-行為”三位一體科學指導,推動慢性病防控關口前移,切實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此外,首個“久久樂齡·樂齡驛站”已在四平路街道落地,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將依託“1+3+23”服務站點體系,通過整合助老驛站、銀齡志願力量及特色項目,不斷拓寬為老服務半徑,助力“養老”向“享老”升級。
四、公益聚群力——共繪“健康中國”社區圖景
心願久久公益基金會負責人&&:“我們希望通過‘營養季’與社區資源的深度融合,讓健康科普更接地氣、更具溫度。整個2025年將持續開展健康促進公益行動之‘營養-運動-行為’指導公益項目,聯動醫療機構、社會組織及社區居民,構建可持續的公益助老模式。與四平路街道一同在社區健康治理中創新探索,為全市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提供可複製的經驗,為‘健康中國2030’貢獻基層實踐樣本。”隨着“舌尖上的健康守護行動”深入推進,更多居民將共享科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福祉,繪就幸福“夕陽紅”的美好圖景。(李柏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