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 | 【多格合一】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打造網格精細治理的曹楊樣本!
為不斷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曹楊新村街道圍繞“基層有感、群眾有感、社會有感”,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新路徑,加快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城市治理共同體,努力在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這片紅色沃土上澆灌出治理創新的璀璨之花。即日起,“美好曹楊”開設【多格合一】專欄,分享交流黨建引領織密網格根係、多元協同激發基層活力的網格治理案例做法。

作為全市首批“多格合一”街鎮觀察點,曹楊新村街道在傳統網格治理的基礎上,持續創新治理手段、模式與理念,切實提升綜合網格在城市治理共同體建設中的實踐效能。
強化精準統籌:推動網格治理高效融合

優化頂層設計:構建嚴密網絡架構
堅持黨建引領,以“問題+需求+實效”為導向,構建“1+3”工作目標,推動原有的黨群服務陣地從“服務平台”向“治理中樞”轉型,通過整合黨建、城運、警務、服務等網格力量,構建起“一核多元”的治理架構,因地制宜升級打造武寧、梅嶺北和梅嶺南三個各具特色的融合陣地。
統籌網格力量:實現協同精準發力
構建“2+3+N”的三級網格架構。每個網格配備2名街道分管領導擔任雙網格長,互為AB角;配備常務副網格長、警務副網格長、特色副網格長各1名,在規範管理力量的同時,突出重點功能,打造“一網格一特色”治理品牌;設置聯動組、治理組和服務組,科學分工,協同聯動。在統籌安排駐點力量基礎上,聯動區級結對部門和社會多元力量,形成最強共治合力。
聚焦協同處置:提升問題解決質效
推行高效運行模式,強化“問題端”把控,以力量集中駐點為運行形式,以“五有五步五辦”(網格有力、隊伍有為、破難有方、動員有效、群眾有感;問題收集、分析研判、聯動會商、協同處置、成效評估;等不了的事立刻辦、預見性的事跨前辦、難解決的事統籌辦、多部門的事聯合辦、未完成的事抓緊辦)工作法為工作依託,以“1+1+6”會議制度為協調平台,全方位提升綜合網格資源調度和問題處置能力。構建“線上+線下”巡訪機制,第一時間發現、收集問題,形成問題庫;針對裉節難題,特別是高頻問題事項加強分析研判,分門別類開展問題處置。
強化聯動處置機制:做實“處置端”舉措
提前介入:化被動為主動
借助街道城運中心平台大數據分析與智能預警系統,在綜合網格提前介入觸發機制,捕捉監測涉及“三跨”高頻難解事項的苗頭,依託介入機制,通過“未訴先辦”化被動為主動,將複雜問題在萌芽階段進行梳理,避免問題沉澱,提升治理效率與效果。
破立並舉:創新探索路徑
積極探索綜合網格探新機制,以綜合網格為治理基本單元,整合行政、司法、公安、社會組織、企業、專家智庫、“兩代表一委員”、市民巡訪團等各方資源,形成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協商治理格局。依託網格黨建聯席會議牽頭抓總,協商共議解決方案,優化治理模式,探索曹楊特色的社區治理創新路徑。
典型剖析:破解難點裉節
針對各類綜合網格的共性問題,組織特色工作室、律師服務團等專業力量對既往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提煉出具有推廣價值的解決方法與路徑,實現同類事件熔斷,努力實現“通過解決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的目標。總結經驗辦法,應用並推廣到其他類似場景中,形成長效治理方案,讓社區治理顆粒度更細、執行力更強、處置鏈更短。
提升治理質效:激發網格活力與作用
激發活力引擎:落實陣地服務有“力”
落實“一網格一主陣地”要求,發揮網格黨群服務中心根據地、供給地、實踐地定位,在強化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擴大服務半徑和輻射能力、提升活躍度和影響力上,持續提供“切配”和“加工”資源能力,繼續把各類管理、服務、治理陣地做到“應融盡融”,提升綜合網格工作人員的政治站位、總體定位和實踐落位。
強化效能評估:推動精細管理有“度”
堅持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基層治理各個環節,全面推進問題入格、人員入格、責任入格,全力攻克難點與裉節問題,紮實推進黨建引領“多格合一”的後半篇文章。積極探索賦權綜合網格考核“指揮棒”,不斷提升綜合網格的“話語權”。
多方共同參與:構建聚力匯新有“為”
綜合網格積極增強包括居民區黨組織、街區黨組織和樓宇黨組織在內的各類黨組織社會動員能力,完善多元主體間的對話協商、利益協調、民主決策、權益保障等平台,促進形成網格治理的價值共識、行動共識。如通過人民建議徵集箱、建議徵詢會等方式,將徵求到的各方意見和建議提煉成經驗做法,進而轉化為網格治理的解決方案,借助法律專家團隊推動立法進程,實現從解決具體問題到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水平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