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 | “篤信”“務實”,推進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社區教育是加強基層社區治理的有效載體和路徑,能培育居民的文化素養、提升參與意識和能力,進而增強社區治理成效。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社區教育需把握根本方向,明確目標任務,助力構建更有內涵、更富效率、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徐匯區湖南街道在社區教育實踐中,始終秉持“篤信”“務實”的核心理念,積極探索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篤信”,即社區教育要契合國家意志,踐行國家發展願景,以國家頂層設計為堅強保障;“務實”,則是要求社區教育必須立足社區實際,準確把握社區屬性特點,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構建多樣化、接地氣的教育內容與活動形式。
湖南街道地處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是融合型街區。面對街區流動性強、情況複雜、開放度高的特點,湖南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創新治理為驅動,以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明確了社區教育的價值定位與功能作用,成功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湖南街道方案”。

“梧桐樹下學黨史”百姓學習團隊
社區教育是居民融入社會生活的窗口,也是打通這“最後一公里”的關鍵所在。湖南街道利用豐富的音樂資源,與藝術院團緊密合作,融合紅色文化與海派音樂文化,讓紅色音樂經典走進百姓生活,成為“15分鐘海派生活圈”的亮麗風景線。同時社區學校率先開闢“紅色文化課堂”,推出“歌聲裏的‘四史’”精品思政課程,獲多項榮譽。還組織居民創建“梧桐樹下學黨史”百姓學習團隊,開展黨史專題學習活動,舉辦社區百姓紅歌會,以新穎學習模式,組織多樣群眾性學習活動,為海派文化注入紅色基因,增強紅色文化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發揮社區教育價值引領功能。
為滿足居民學習需求,湖南街道社區學校立足實際,通過課程、團隊、活動等形式,使松散個體成為組織化趣緣群體,建立共同社區情感和聯結。2023年,社區學校開啟“梧桐百姓學堂”新品牌,構建“紅色文化”“藝術人文”“生活品位”“健康科普”“家庭親子”“智慧數字”六大主題系列學習套餐。同時結合地域特色和海派文化資源,打造“走進身邊的老洋房”人文行走精品課程,培育不同類型人文行走志願者團隊,開發五大主題人文行走特色路線,激發市民傳承歷史文化熱情,增強主人翁意識,提升社區歸屬感和凝聚力。
湖南街道根據轄區內音樂資源集中優勢,創立上海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音樂街區”,31家單位成立“音樂街區共治委員會”。2022年起,湖南街道黨工委啟動“街區治理力工程”,在區域化黨建引領下,踐行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各職能部門、區域單位、文藝院團、社區居民等共同參與音樂街區治理,推進文明實踐與街區治理雙向融合賦能。社區學校通過社區教育激發居民參與意識,明確角色定位,將居民轉化為社區教育和治理的真正“主體”。2023年,街道推出“小小規劃師”系列活動,開展街區治理力工程之未成年人參與式社區規劃,組織街區行走和實地調研,讓孩子們了解音樂街區歷史積澱和文化魅力,感受多元文化與經濟活力,推動未成年人公民意識養成和行動能力提升。
湖南街道社區學校秉持校家社協同育人理念,推出高質量家庭教育系列講座,打造“家庭親子課堂”。2023年暑期,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街道多部門合力與轄區內中小學聯手,與16個居委聯動,打造“梧桐YUE+”未成年人關愛品牌,開展“梧桐樂”“梧桐悅”“梧桐閱”“梧桐躍”“梧桐育”系列活動,為孩子們開設內容豐富的科普體驗課程、安全講座,社會考察、人工智能機器人製作等活動,帶領孩子們了解中華傳統美德、體驗非遺文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校家社協同育人社會實踐課堂。
社區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軟環境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社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作為社區建設、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必須不斷優化社區教育理念,強化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的深度關聯,把社區教育有機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湖南街道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用好轄區內的社區資源,通過推進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社區教育助力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機制,為超大城市基層社區治理創新提供了海派街區的新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