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直通車|黨建聚力“出實招”,美好社區的故事在這裡演繹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街鎮直通車|黨建聚力“出實招”,美好社區的故事在這裡演繹

2025-02-08 14:51:07 來源:新華網

  2月8日上午,曹楊新村街道金梅園居民區的下沉式廣場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場新春黨建嘉年華主題黨日活動在這裡溫情上演。“青春圓夢會”上,青年才俊們積極展示才華和夢想;“幸福織造場”裏,居民們通過製作手工藝品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便民樂享集”中,居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黨建聚力賦能社區治理提質增效的喜人成果逐一彰顯。

  閒置民防空間,華麗變身“社區營造站”

  作為開展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的主要陣地,於今日正式煥新亮相的“梅”好PLUS社區營造站,成為了社區居民茶余飯後休閒娛樂的又一個“好去處”。不過,這一營造站的誕生,實際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原來,金梅園居民區內有着5個自然小區、2600戶居民、400多名黨員,長期以來,居民們一直期盼著能有一個多功能活動空間。直到2024年,街道結合“美好社區,先鋒行動”積極鏈結、盤活區域化黨建資源,牽頭金梅園居民區黨總支對小區內閒置的民防空間進行了煥新升級,才為解決這一難題帶來了轉機。

  但改造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從原有的民防空間退防、到活動空間規劃,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2024年登陸的颱風“貝碧佳”更是給改造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但街道和區相關職能部門始終沒有放棄,而是通過黨建聚力,積極搭建多方聯動、匯聚民智的協作&&,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順利完成了對民防空間的改造升級,其也成為了街道2025年黨建聚力賦能社區治理提質增效的又一個生動實踐。

  

  資源匯集共創,社區變化可感可知

  “梅”好PLUS社區營造站的誕生,離不開曹楊轄區各區域化共建單位的資源支持。如今,這些資源也幻化做各項貼心服務,成為了可知可感的民生福祉。

  這天,廣場一處活動室內不時傳出青少年的熱議聲——“三駕馬車”在居民區是如何運行的?小區停車難題應如何緩解?如何幫助居民樓推進加梯工作?與之對應的,則是金梅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魏燕娜的逐一耐心解答。據了解,與金梅園居民區一條馬路之隔的曹楊二中多年來一直保持着共建互助的良好傳統,雙方將曹楊二中思政教育資源與下沉式廣場的場地資源進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了集黨群教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家門口”的“遇見‘梅’好大思政講堂”。此外,黨總支還與其他單位緊密攜手,接連推出貼心服務,有力彰顯了黨建聚力在社區發展中的強大生命力和實踐價值。

  美好社區共營,面向未來無限可能

  活動一隅,一個繪畫療愈工作坊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圍觀。作為工作坊主理人,既是黨員又是金梅園居民區“第二梯隊”成員的資深獨立插畫師韓信手執畫筆,帶領年過六旬的阿姨爺叔感受色彩帶來的不同情緒體驗,讓心靈在色彩與線條的交織中得到釋放和慰藉。

  正是黨員身份“1/400+”的遇見,為這個“雙向奔赴”的故事寫下了溫情序章。一個偶然的機會,魏燕娜發現了韓信在繪畫療愈領域的技能優勢,而社區裏恰好有着一群渴望新鮮事物、需要心靈慰藉的居民,立刻意識到繪畫療愈或許能夠填補這一空白,便積極推動工作坊在廣場內落地生根並在本次黨日主題活動中首次亮相。

  此次合作不僅讓黨總支看到了社區黨員達人與共建共治共享雙向奔赴、彼此成就的可能,更是對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體系具有深遠意義。據悉,依託“梅”好PLUS社區營造站這一陣地載體,接下來還將有數場主題活動輪番上線,吸引更多居民共同見證乃至參與到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中。

[責任編輯: 王若宇]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