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精細、綠色低碳——黃浦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精品居住區建設









墻面彩繪、立體綠化,遠遠看去,社區中出現了像花園一樣的建築,走近了發現竟然是生活垃圾分類箱房!自《上海市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實施以來,黃浦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精品居住區建設,在2023年全區已有12個居住區通過了生活垃圾分類精品居住區驗收,社區垃圾投放環境得到顯著提升。2024年,區綠化市容局指導各街道,聚焦精品提升標準,對社區生活垃圾投放點的軟硬體進行再提升,全面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垃圾分類2.0升級版社區環境。
一、感應式投口方便投放
過去大部分垃圾箱房投口需要手動推開,對於居民投放垃圾既不方便又不衞生,容易傳播病菌,往往成為居民投放垃圾時的“噩夢”,部分居民還將垃圾隨手扔在箱房外造成環境污染。為消除居民不方便投放垃圾的因素,在精品居住區建設中充分考慮了投放點非接觸式投放需求,將垃圾投口升級為自動開閉功能,通過掃碼識別、感應識別、IC卡識別等多種方式實現非接觸投放,讓居民分得乾淨,扔得清爽。
二、便民設施讓投放點不再鄰避
在精品居住區建設過程中,垃圾箱房內安裝了自動除臭裝置、除蟲裝置、通風裝置等配套便民設施,夏季垃圾散發的異味和蚊蟲滋擾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沒有改造前,小區裏面垃圾桶味道特別大,扔垃圾都不敢靠近,現在經過升級的垃圾房沒有難聞的氣味了,扔完垃圾還可以在旁邊水龍頭洗手,清清爽爽,我們居民都覺得小區環境好了一個檔次。”社區居民對於精品居住區的升級改造有了真切的感受。
三、綠植環繞環境更美
在社區垃圾投放環境變得便民利民的基礎上,精品居住區逐步將垃圾箱房“變身”為社區綠色低碳空間。綠植環繞的垃圾房為社區增綠的同時,也成為引導居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新時尚”基地。部分社區還打造了以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為功能的“1米花園”,墻面繪製了以綠色低碳為主題的墻體彩繪,成了社區裏的一道風景線。
四、智能化管理精確閉環
在精品升級改造中,垃圾分類的源頭實效管理也同步“進化”,以更加智能化、閉環化的手段,提高源頭實效管理的效率。在升級後的社區垃圾分類管理體系中,街道“一網統管”&&將發揮大作用。通過垃圾投放點的智能識別系統經過AI識別周邊環境中是否有小包垃圾落地、環境臟亂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系統將第一時間通過社區智能&&通知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處置,智能識別系統實時對整改效果進行結果判定,形成整改閉環,提高了源頭整改效率。
到2024年底,黃浦區將高標準推進一批精品居住區建設,完成一批專項更新和微更新改造,持續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實效,展現“新時尚”風貌,一改以往垃圾投放點鄰避效應,成為社區環境的綠色空間,不斷提高居民對於垃圾分類的感受度和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