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專題詢問“垃圾分類”,10多個政府部門應詢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上海人大專題詢問“垃圾分類”,10多個政府部門應詢

2025-02-05 16:55:50 來源:伴公汀
  

  分好的垃圾後來去了哪,是怎麼處理的?對屢教不改的混投垃圾行為,該如何執法?如何以更高標準、更大合力打造垃圾分類升級版?11月28日上午,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市綠化市容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城管執法局等18個市政府部門到場備詢,其中有10餘部門現場回答了相關問詢。

  垃圾投放點設施,如何改善

  市人大監督調研顯示,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持續保持良好態勢。在14.27萬人參與的垃圾分類評價調查中,96%的市民對本市垃圾分類工作給予五星好評。目前,全市居住小區、單位分類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3%,居於全國前列。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王醇晨問道,“我們在監督調研中發現,一些基層工作者和居民普遍強烈的建議是,要加快對垃圾投放點硬體設施的改善和提升。針對居民群眾的訴求,接下來該採取哪些措施?”

  市綠化市容局回應説,將強化以人為本,創造更加便利的垃圾分類環境,通過微更新、專項更新、精品小區三層次改造,配備太陽能照明、自動通風除臭、殺蟲等裝置,持續推動投放點改造提升,推進部分有條件小區精細化分類,建設可回收物回收惠民服務點,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可回收物分揀線和集散場等。同時,強化數字賦能,打造更加智慧的全程分類體系。完善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務平台,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可回收物的交投、交售,加快智能收運體系建設,提升收運作業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智能化監管利用,建成高效穩定、實用管用的濕垃圾品質智能監控系統,實現濕垃圾品質問題發現、溯源、整改、閉環管理。

指引居民合理開展垃圾分類。

  垃圾去哪了,要讓市民知曉

  “下社區調研時,老百姓非常關心垃圾分類以後垃圾去哪兒了?這些垃圾是怎麼被利用的?”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委員楊昕巍説,剛剛商務委講到各種垃圾去了哪兒,如何被可持續利用,信息量很大,但是老百姓不知道。”我們能否有計劃地告知老百姓,比如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告訴他們濕垃圾是怎麼分類的,怎麼被循環使用。”

  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郜紅建回應説:“我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每半年或者一年需要公布考評結果,把這四類垃圾的産生情況和處置流向,通過公告等形式讓廣大市民知曉。”

  “上海垃圾分類取得成效,與廣泛宣傳發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密不可分。”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曹吉珍也提到,而從市人大城建環保委監督調研報告來看,隨着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常態化,宣傳熱度和持續性相較法規實施初期有所下降。少數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自覺性有所減退。特別是一些流動人員的分類意識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小區物業部門的管理要求也有所弱化。

  “我們清醒地看到,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過程。”郜紅建&&,要以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更打動人心的方式開展系列宣傳。用好市區兩級“普法宣傳師”的平台,營造人大、政府多方協同、多級聯動的良好宣傳格局;用好市區兩級生活垃圾管理監督員隊伍,帶動全社會遵守法定義務,履行垃圾分類市民公約;用好市民生活資源,特別是對一些租住群體、家政服務、裝修人員等流動性比較強的人群,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一對一、面對面的入戶宣傳;用好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戶外公益廣告等宣傳陣地,通過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以及互聯網傳播等新媒體構建線上線下的宣傳格局。

  混投垃圾屢教不改,怎麼執法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57條規定,單位或個人違反垃圾分類相關條款規定的,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比如個人如果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市人大監察司法委主任委員陸衛東説,從專項監督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城管執法部門對個人不分類投放垃圾有屢教不改的行為,執法的案例還比較少。基層部門也呼籲加強執法,給予垃圾分類工作更有力的支撐。

  據悉,從分類處罰案件統計來看,佔比較高的是個人乾濕不分、隨意堆放、隨意拋灑垃圾,這類案件佔80%左右。

  對居民不分類的違法行為,如何加強執法?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張永剛應詢説,將在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改善勤務模式。在垃圾投放高峰時期,尤其是針對垃圾分類薄弱區域,比如白領公寓、長租房、流動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加大巡查頻度,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及時説服、教育、勸導,對拒不改正的,比如同一投放人再次發生同樣的問題,屢教不改的要加大處罰力度,同時按照懲戒相關規定,可以將個人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信息,歸集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投放垃圾不分類這個行為是一瞬間,怎麼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勸阻、及時教育,我們將改善勤務模式。”

  二是強化普法宣傳引導。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要求,把不按照垃圾分類相關要求發生的違法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宣傳到位,以案釋法,以案宣法。三是深化管治聯動,尤其對小區物業、居委會等反映的垃圾分類屢教不改當事人的情況,“做到該立案立案,該查處查處,以發揮法律的懲戒作用。”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