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政:補貼標準上調30%!阿姨欣喜:收入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上海&&新政:補貼標準上調30%!阿姨欣喜:收入

2024-12-17 15:49:52 來源:新華網

人到中年,學歷不高,還能在上海立足嗎?

來滬務工的這些年,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王阿姨心頭。

直到上海&&養老護理培訓補貼政策,自己參加了培訓並拿到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困擾多時的問題迎刃而解:她順利進入一家知名養老護理機構,開啟了護理員生涯,收入也水漲船高。

“補貼政策降低了培訓的門檻,讓很多像我這樣的人放下顧慮、提升自我。”王阿姨很欣慰。按照規定,拿到養老護理員技能等級證書、實現上崗就能享受培訓補貼,相當於政府用“真金白銀”鼓勵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

技能是立業之本、強國之基。近日,上海市人社局會同市財政局、市人才工作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商務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産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以及養老護理、家政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出一系列技能人才培養新政。新政具體都有哪些亮點?

亮點一:17個職業(工種)培訓補貼標準上調30%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政旨在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更好滿足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構建以及城市運行保障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為引導勞動者自主提升與市場需求匹配的技能水平,此次市人社局提高相關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對納入本市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內的涉及三大先導産業和養老護理、家政服務行業的17個職業(工種),失業人員、在職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學年學生等各類勞動者獲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可享受的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上調30%

亮點二:推動以就業為導向的大規模短期培訓

創新實施定向培訓補貼政策,精準對接勞動力市場需求,支持開展培訓+就業一攬子服務。本市用人單位可根據生産經營需要委託培訓實施機構對本市失業人員以及外省市求職人員開展定向培訓。培訓後6個月內實現就業,培訓實施機構可申請首期50%補貼,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其餘補貼。在本市開班的補貼標準為每人1500元;在外省市開班並組織來滬就業的補貼標準為每人1800元。

亮點三:養老、家政培訓補貼對象範圍拓寬

當前,養老、家政從業人士缺口仍然較大。“原來面上對在職人員的培訓補貼,主要面向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並繳納社會保險的從業人員。”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促進養老護理、家政服務行業技能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針對養老、家政行業從業人員就業靈活、社保繳費覆蓋面不高的特殊性,此次將相關培訓補貼的對象範圍拓寬至不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從業人員。

對於這類從業人員的信息,通過建立跨部門數據對接共享機制予以確認。只要在民政部門“上海市養老護理員信息管理系統”、商務部門“上海市家政服務管理平台”中按規定登記(備案)的從業人員,均可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對象範圍。此外,上述對象也將納入企業組織的職工職業培訓補貼範圍。

亮點四:為市場主體開展培訓放權賦能

除了勞動者,此次新政還支持市場主體開展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培訓,推出多項補貼政策。

一是優化企業新型學徒制政策。在原只針對在職人員的企業新型學徒培訓補貼的基礎上,新政將培訓後3個月內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員納入補貼範圍。企業聯合院校或培訓機構開展學徒制培訓的,可按照每人40008000元標準享受補貼。

二是實施評價項目開發資助。鼓勵各行業科研機構、重點企業、優質院校開展急需緊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等評價項目的開發更新。開發成果經評審通過,給予每個項目最高10萬元資助。

三是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技能培訓和評價活動。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聚焦重點領域開發新技能培訓項目、開設培訓機構、申請備案為評價機構。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受重點産業用人單位委託,組織實施定向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也可享受相應補貼政策。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