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托起普陀高質量發展“芯”篇章
9月15日,50余位圍繞“中國芯”自主創新的科研攻關人、政策引路人、資金扶持人、科創孵化人,集聚在普陀區蘇州河畔的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他們的相聚只為一件事,在普陀區以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為“大本營”,打造集成電路産業集聚高地,為普陀區建設“蘇河芯灣”品牌建言獻策。

活動現場
記者在2023年“滬清談芯”集成電路産業校友研討會現場了解到,集成電路産業是上海的三大先導産業之一,清華大學為國家集成電路事業培養了一批先行者和領軍人物。活動現場,清華校友總會集成電路專委會秘書長劉衛東介紹説:“專委會依託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由集成電路行業相關領域的校友組成。為了搭建集成電路行業校友服務平台,推進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交叉學科建設,專委會通過強化校友企業與清華學術資源的合作等多種形式,服務校友、促進行業發展。希望下一步借助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的平台,與普陀有更多的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而普陀依託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集成電路産業的發展勢頭方興未艾。據介紹,今年上半年,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已連續成功引育了十余家高水平科創企業進駐。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聚焦清華“芯”。比如:全球首家可重構計算芯片商用企業清微智能,還有剛註冊的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芯車無限等。

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下設的集成電路研究平台。“這一平台是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與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合作建設的、面向集成電路創新領域的重點研發平台,一方面,瞄準車載高算力芯片、車規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光刻膠等集成電路關鍵核心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另一方面聯合上海本地龍頭企業進行政産學研的緊密合作,助力上海集成電路産業跨越式發展。”上海清華中心集成電路平台主任助理程寶忠介紹説。
活動現場,普陀區科委相關負責人還現場就區集成電路專項政策做了介紹,並公開徵求各方意見。記者了解到,日前,區集成電路專項政策擬從支持産業集聚培育、支持産業創新發展、支持産業生態打造、支持産業人才引育等四個方面共22項條款對集成電路企業給予5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的資金扶持。

活動現場
“下一步,我們將集合清華校友、企業家的專家建議,加快優化&&普陀區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産業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同時搭建更多企業供需對接平台,凝聚更多清華係力量,形成‘清華+’生態。”普陀區科委主任李文波介紹説,希望各位企業家加入“蘇河芯灣”的打造,形成人才集聚、企業成長、産業發展的共贏態勢,助力普陀成為上海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芯”名片、長三角集成電路産業創新“芯”高地。
本次活動由清華校友總會集成電路專委會、上海市普陀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主辦。(丁婉星 王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