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一週歲,邀您一起“發現虹橋之美”
  • 新華網無人機
信息

分享至手機

發布!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一週歲,邀您一起“發現虹橋之美”

2024-11-18 15:05:18 來源:新華網

  11月15日下午,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一周年活動暨《發現虹橋之美》攝影作品集發布活動舉行。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婕,鎮黨委書記范麗春,鎮黨委副書記胡麗琴出席。此外,還特邀區紀委原書記、影像藝術家協會顧問何義正,區文聯、區影像藝術家協會、區書法家協會、區美術家協會成員,部分獲獎攝影家等參加活動。

  此次攝影作品集發布,正值虹橋鎮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一周年之際。作為虹橋鎮打造合川路産城人融合示範街的重要一環,過去一年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承辦各項活動,不僅成功舉辦“溯源虹橋”雅集,更推出名家書法展、女性藝術家繪畫作品展、紅色集郵展、詩書琴印四藝展等多場高質量文化展覽,推動“虹橋之源”文化由內到外顯現,集中展現新時代虹橋鎮日新月異的城區風貌與高質量發展成果。截至目前,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已接待團隊200余組,參觀人次上萬,為合川路增添了煙火氣息、厚植了文化底色,成為地區重要的歷史文化展示窗和文脈傳承發展新空間。

  今年8月,虹橋鎮啟動了“發現虹橋之美”攝影作品徵集活動,廣泛邀請鎮域內攝影愛好者參與,以鏡頭為語言、照片為載體,挖掘和展現虹橋鎮的前世今生、商圈樓宇、潮流街區、人文美景和生動故事。活動中,共收到各類攝影作品373幅,其中59幅入選《發現虹橋之美》攝影作品集,並被分為三大篇章予以展示。作品集中,有通過新舊對比生動展現虹橋鎮日新月異變化和産業蓬勃發展的“憶虹橋”篇章;有聚焦百姓美好生活、宜居安居的“悅虹橋”篇章;還有通過霓虹閃爍的美麗街景、繁榮的夜市經濟等一同感受魅力無限的“夜虹橋”篇章。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上海市職工攝影聯盟執行主席、閔行當代工匠、閔行文旅幹部、2024閔行攝影藝術周總策展人陶志軍,也是此次攝影活動的藝術總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陶志軍&&,“在籌備的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虹橋鎮對歷史沉澱、對藝術培育的重視。此次攝影作品集發布,作為場館一周年活動,意義不一般。通過這麼多的攝影作品,我們讓虹橋鎮的歷史人文與現代生活融合成了一體,並通過光影藝術進行了展現。”

  “虹橋的變化,真的可以講日新月異。我親眼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很高興能用自己的相機把這些畫面都記錄下來。” 邵海木是虹橋鎮居民,熱愛攝影的他在此次攝影作品集中貢獻了不少作品,其中“憶虹橋”篇章中多幅新舊對比照就出自他之手。在收穫各方肯定後,邵海木&&,“我相信,未來虹橋會變得更好。我希望有更多的攝影愛好者和我一起,把虹橋的美用畫面定格下來。”

  活動現場,虹橋鎮為陳列館各支持單位、攝影師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虹橋鎮在文化陣地建設上持續創新開拓,除與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閔行區影像藝術家協會聯合辦展外,接下來還將與多家單位在藝術人文、統戰工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包括與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秉持寓教於樂、寓教於游的理念,推出“五育研學”虹橋專線;與上海廣播電視台知聯會結對,依託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打造“同心工作室”,為黨外知識分子構建一個聯誼交友、活動交流的陣地;與海派藝術館聯動,推動實現優秀藝術家展覽資源和暑假書法班、修齊講堂、小小講解員活動等社會美育資源共享。通過一系列合作,虹橋鎮將不斷豐富虹橋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切實踐行藝術無界,打造“無界課堂”。

  陳列館負責人&&,“一周年,是見證成長的縮影,更是嶄新的起點。未來,虹橋鎮會一如既往堅持惠民導向,立足‘開放開闢開拓’的虹橋精神,以高品質的文化資源、高水平的文化陣地、高質量的文化供給,開創‘唯虹橋 越虹橋’新氣象。”

  此次虹橋歷史文化陳列館開館一周年活動還特設了攝影作品展。攝影展持續至12月31日,以影像盛宴展現氣象萬千的虹橋風采,誠邀各界人士蒞臨觀摩。

[責任編輯: 許超]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